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如果美国单板滑雪追逐赛运动员林赛·雅格贝里斯看过这部电影的话,对这句话一定深有感触。

2006年都灵冬奥会,单板滑雪追逐赛首次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当年世界排名第一的雅格贝里斯是夺冠的最大热门,她顺利通过了预赛,并且在决赛中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但就在从倒数第二个坡滑行起跳后,她突然在空中完成了一个用手抓雪板的技术动作。要知道,在这项比赛中,这个动作除了“炫技”外没有任何意义,如果雅格贝里斯就此顺利完成比赛并拿下冠军,也许这会作为夺冠故事的一个小亮点被人津津乐道,但现实却残酷地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她一个屁股蹲儿坐在了雪地上。尽管因为领先优势巨大,她起身后仍处于领先位置,但由于摔倒后失去了初速度,她只能在距离终点线不远的位置目送瑞士选手塔妮娅·弗里登将该项目首枚奥运会金牌夺走。赛后,对于那个多余的动作,雅格贝里斯解释说:“我当时太开心了。这项运动充满了乐趣,我当时领先很多,就想要和现场观众分享我的激情。”

那一年,雅格贝里斯20岁,她的职业生涯还长得很,她知道自己还会卷土重来。事实上,她在除冬奥会之外的比赛中成绩也确实称得上辉煌:10枚世界极限运动会金牌、5个国际雪联世界冠军、31次登上世界杯领奖台。但在冬奥会上,她却屡屡与金牌失之交臂: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她半决赛因撞旗门被取消比赛资格;2014年索契冬奥会,又是半决赛,她在领先的情况下跌倒出局;2018年,32岁的她在平昌第四次参加冬奥会,但最终名列第四。

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届时,这位总是与冬奥会金牌失之交臂的优秀选手还会继续追逐自己的冬奥梦想吗?

延伸阅读:

单板滑雪曾是“叛逆少年”

单板在时下年轻的滑雪人群中非常受欢迎,但是你知道吗,在这种滑雪形式刚刚出现的时候,曾被传统滑雪爱好者认为是标新立异,还有不少滑雪场曾禁止单板玩家入场。

单板滑雪源于冲浪运动,运动员或在规定的山坡线路上快速回转和滑降,或在特定场地内完成各种高难度滑雪技术动作。这项滑雪运动不使用滑雪杖,运动员主要利用双脚起跳和控制方向。

1965年,美国密歇根州的工程师舍曼·波潘在教女儿滑雪时,仿照海上冲浪板把两只滑雪板捆在一起,制作了第一块滑雪单板。1968年2月,波潘在美国密歇根州组织了第一次单板滑雪比赛。

那时候,单板玩家大多是年轻人,在一些保守的双板滑雪者眼中,他们穿着标新立异,滑雪时喜欢播放吵闹的音乐,是标准的“叛逆少年”。双板滑雪者还抱怨,单板玩家容易把雪从高坡上推下来,影响他们的滑雪体验。在他们的抵制之下,在单板刚刚出现的年代,很多滑雪场是禁止单板滑雪者入场的。

她终于获得了首枚冬奥金牌(一次炫技让她痛失冬奥金牌)(1)

单板滑雪资料图 新华社图

时过境迁,如今单板滑雪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成为时尚、新潮的代名词,为了吸引青少年爱好者,一些滑雪场还专门修建了单板公园。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刚开始接触单板滑雪时,可以先学习“大回转”,它又被称为“全能型单板滑雪”,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但不强调技巧动作和速度,只需要顺着山坡往下或往上滑,更注重探索自然的感觉。正因为这些特点,“大回转”非常适合初学者。

单板滑雪首次进入冬奥会是在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我国直到2003年才组建单板滑雪国家队,并将U形场地技巧作为冬奥会取得佳绩的突破口。2009年世锦赛,黑龙江姑娘刘佳宇获得女子U形场地技巧赛冠军,这也是我国首个获得单板滑雪世界冠军的选手。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李远飞 刘静涛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