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我们在平时的计算编程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回车(\r)和换行(\n)两个概念;但是很多小白傻傻分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甚至是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仍然是云山雾罩。通过本文知识,让我们花5分钟时间彻底搞懂他,相信聪明的你,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产生的历史原因:二战中,出现了电传打字机。

这种打字机是机械式针头,每秒只能打印10个字符,当针头跑完第一行,从最右边下移到第2行的最左边时,需要耗时0.2秒,从而导致会丢失2个字符。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一个办法: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目的就是解决这个0.2秒的延迟问题

1)一个字符是: 回车(\r):CR(Carriage Return的缩写,Ascii码是13),告诉打字机需要“把打印头定位在行首”;2)一个字符是: 换行(\n):LF(Line Feed的缩写,Ascii码是10),告诉打字机“把打印纸向下移动一行”;

回车换行对应什么(5分钟彻底搞懂回车)(1)

二战中美国使用的打字机

# 业界现状: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这两个概念也同时被引入。

因为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够了。

从此,计算机界就出现了分歧。

微软Windows系统:每行结尾有“<回车><换行>”,即“\r\n”Unix/Linux系统: 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苹果Mac系统: 每行结尾只有“<回车>”,即"\r"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Unix/Linux/Mac系统生成的文本文件,当在Windows里打开时,会变成一行;

而Windows文件在Unix/Linux/Mac系统下打开时,会在每行的结尾会多出一个^M符号。

【全文完】---------------------------十年技术沉淀,只做原创文章;感受入门之旅,成就大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