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词不仅是一个汉语词汇,也是指一种文体,可能大多数人对于“散文”一词有文采焕发和犹行文这两种释义不是太清楚。我们多数人也是因为在上学时,学到了散文体裁的课文才开始注意到“散文”这个词的。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论语》、《孟子》、《庄子》,这些都是以论说诸子百家思想和观点为主的散文,同时期的《左传》则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后来经过两汉、唐宋、明代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散文作品。到了清代嘉庆时期,被誉为“清代古文第一人”的姚鼐曾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总结分为13类: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读后感196个字(42篇读后感的总结)(1)

因为生活年代久远,大多数人对于阅读古文比较吃力,也不太喜欢。伴随着历史进程,近现代的文学产生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的作品,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我个人对民国时期的文人及他们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尤其喜欢散文作品。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选材广泛、写作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可以像小说那样描写生活细节,记录自己的个人状态,也可以像议论文和诗歌那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民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但是在文学上却可以说是一个繁荣的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的文学家。当时写散文的文人很多,不过对于我来说,只知道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对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相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在上学时学习过的,如《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等,这些作品因为曾经入选过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

虽然我们上学时都开设有历史课,但是只起了普及作用,如果想从历史中得到智慧和吸取教训,就必须从其他地方寻找和解读细节。多读经历那段历史的人写的书,无疑也是一条寻找历史细节的途径。

读后感196个字(42篇读后感的总结)(2)

去年开始有些闲暇时间,萌发了读书写作的想法。以前看书总是看不到心里去,看完就忘。后来也曾总结过原因:年龄小时,属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虽是记忆力较好,但理解力严重不足。很多课文虽是强行背下来了,但很快也就忘完了,只留下了个“好像学过的印象”。年龄稍大些时,又得了“懒癌”,喜欢呆在“舒适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又长了几岁,加上经过社会和生活的“再教育”后,不仅理解能力大增,还突然“爱看书”了。但是却在生活压力下加快了记忆力的下降,依然是记不住看了什么。怎么办?无解了吗?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好像是说“有效的阅读必须是建立在有效输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看书要有划重点、查阅读不懂的地方、写笔记、写读后感之类的动作,才会对看的书有所吸收,不会看完就忘记作者要表达什么。因为时间较少和“懒惰”的原因从来没有践行过,也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我空闲时间每看一篇文章,就用铅笔把不认识的字和词标上拼音,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百度查一下,最后再写一篇读后感发在网上。这样操作果然是对所看文章的印象深了许多,通过写读后感还拓宽了相关知识面。

(未完待续……)

读后感196个字(42篇读后感的总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