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1)

人生轨迹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2)

《永宪录》等史书记载说,惠妃那拉氏是纳兰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惠妃一族并不出自鼎鼎有名的金台石后裔,即叶赫那拉氏,而是乌喇国主同族,与继妃乌拉那拉氏、孝烈武皇后阿巴亥系出同族。

惠妃为纳齐布禄四世孙古对朱颜之子,台费喀四世孙,继妃、阿巴亥则为台费喀之弟太兰后裔,太兰之子布颜创立了乌拉国,布颜孙满泰,即大妃阿巴亥的父亲;布颜弟贝勒博克多,即清太宗继妃的父亲。布颜第四子布准之长子喀尔喀玛为叶赫国主金台石收养,并将族女叶赫那拉氏许配给他。此女后来改嫁皇太极为侧妃,生皇太极五子硕塞。惠妃一脉并不是乌拉国主的直系后裔,因此在后金建立时被收入内务府正黄旗包衣。

惠妃之父仅为五品郎中索尔和,而金台石之孙索尔和,历任吏部侍郎兼佐领,袭世职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因事降为二等男,二者生平履历大相径庭。男爵索尔和是德尔格尔次子,德尔格尔长子南褚娶清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代青贝勒之女为妻,再加上大学士明珠的影响,在康熙朝,如果出身于这样显赫的世家,惠妃初封不大可能仅为格格级待遇。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3)

惠妃那拉氏同荣妃马佳氏、宜妃郭络罗氏一样,自康熙二十年之后再未受到晋封,一生只晋升到妃而已,死后也未有任何追封。她一共为康熙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承庆2岁就夭折了,康熙十一年又生下“大阿哥”胤禔。

惠妃的儿子胤褆排行为长子,与皇太子有了储位之争,康熙四十七年因一废太子受到牵连被囚禁在高墙之内,至雍正十二年被幽死。当年胤禔获罪险些被杀,惠妃上书康熙说她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孝顺,康熙就顺水推舟,让胤禔到他母亲住处去闭门思过,就这样,惠妃巧妙地救下自己儿子的性命,她的聪慧可见一斑。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4)

宫殿推测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5)

荣妃排位在四妃最末,而且康熙三十五年大阿哥和三阿哥都受到皇父的重视和宠爱,康熙帝当然没有理由将四妃之首列在最末,反将排在最末的荣妃列于首位。但当前尚没有发现惠妃确定居于延禧宫的资料,因此是根据四妃排位顺序和康熙帝行文习惯来进行推测。

后宫地位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6)

惠妃薨于雍正朝,其宝顶系在雍正朝修建,因此她的宝顶位置并不等同于她在康熙朝的地位。比如顺懿密妃和纯裕勤妃,两位后妃在康熙朝都仅为嫔位,地位不能说高。然而由于薨于乾隆朝时是地位较高的皇祖太妃,因此这两位后妃的宝顶反而修在了景陵妃园寝中间。后朝的宝顶位置不能代表康熙朝的地位。

惠妃子嗣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7)

皇子承庆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8)

皇长子胤禔

曾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6岁,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9)

皇八子胤禩(养子)

惠妃那拉氏系八阿哥少时慈母,因此他与惠妃那拉氏也感情甚亲。雍正帝继位伊始,允许部分母妃“随子归邸”而居,惠妃因亲子胤禔已被圈禁,于是欣然移居至胤禩府邸。

家族成员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