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性腹痛这个东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肚子疼症状和治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肚子疼症状和治疗(肚子疼真的那么简单吗)

肚子疼症状和治疗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性腹痛这个东西。

慢性腹痛就是指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发病后反复发作的腹痛。

慢性腹痛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原因也是相当的复杂。所以今天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腹部各部位疼痛所可能出现的常见疾病。关于更多细节的内容会在以后慢慢的写出来。

关于腹部的分区如下。

慢性右上腹疼痛的常见疾病:

肝脏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常常有右上腹痛,但此时大多能触及大而硬的肝脏。由于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肝硬化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肝大与肝区疼痛时,须注意肝癌的可能性。慢性肝脓肿:慢性肝脓肿常呈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肝大,局限性压痛比较明显。

慢性胆道疾病:慢性胆道疾病临床上是比较,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病因多由于结石,而有些由于寄生虫或功能性的疼痛。临床表现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慢性胰腺疾病、肝(脾)曲综合征等有的时候会比较相似,病程迁延,常有再发。B超和CT等检查手段在胆道疾病的诊断方面比较成熟。慢性胆道疾病可区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类,而以前者为多。单纯功能性的少见。

肝脏和胆道的位置关系

胆道常见结石的部位

肝曲结肠癌:肝曲结肠癌可以出现右上腹不适感或疼痛,并可有便血与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但是一般不容易摸到包块。所以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右上腹疼痛,并且伴便血,提示此病的诊断。临床上有些病例以便血为首发症状,所以对于中老年人在排便后多多的关注一下我们的便便有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图片的左上角的“C”字型部分即为结肠肝曲

慢性中上腹痛的常见疾病:

食管疾病:食管位于胸部正中胸骨后,起始于咽部,向下可延伸至中上腹部。所以食管疾病一般可表现为胸部不适及中上腹不适。食管常见疾病包括: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异物摩擦伤、贲门部癌等。

细长管状物为食管,向下连接胃。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包括:消化性溃疡: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最突出而较特别的症状,其特点是:①慢性上腹痛,病程长,可达十几年至数十年不等。②上腹部疼痛呈周期性发作。③发作有节律性。胃溃疡一般表现为餐后疼痛,空腹缓解;十二指肠一般表现为空腹及夜间疼痛,进食后可缓解。④疼痛或压痛的部位:胃溃疡多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于上腹稍偏右。⑤大多数患者每年深秋至次年春末发作比较频繁。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一般可分为萎缩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和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三大类型。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没有任何症状的人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问题哦,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好好吃饭),有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中上腹不适或隐痛、饱胀、嗳气、恶心、食欲下降等。胃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但30~40岁者也非少见,男性多见。胃癌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期胃癌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临床上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如患者有与进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以及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应注意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性,特别是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者。疼痛部位以中上腹部为多见,其次是心窝部、右上腹部,可放射至腰背部与肩部,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少数为钝痛或胀痛。发作持续时间数小时至2~3天不等。饭后疼痛加剧。胰腺癌、壶腹周围癌:凡40岁以上的患者有顽固的上腹痛、厌食和进行性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注意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的可能性。曾有文献推荐对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水平,作出以下建议:40岁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做有关的检查:①不明原因的上腹痛;②难以解释的体重下降(>10%);③突发性糖尿病,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④难以解释的胰腺炎反复发作。

慢性左上腹疼痛

胰腺疾病:如前所述。

脾曲结肠癌:脾曲结肠癌可以出现左上腹不适感或疼痛,并可有便血症状,脾曲结肠癌常见为溃疡型,所以一般没有肠梗阻表现。所以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左上腹疼痛,并且伴便血,需警惕。

脾曲综合征:脾曲综合征以左上腹胀痛为主,严重时甚至出现阵发性剧痛,常伴有心悸、便秘、呼吸困难现象。肝、脾曲综合征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常为半小时到数小时,两种综合征体检时,可分别在左上腹或右上腹叩出鼓音。发作时作X线腹部透视,可见肝曲或脾曲明显胀气,但无液平面。

慢性脾周围炎:常为脾脓肿的并发症,也引起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局部压痛,有时可听到脾区摩擦音。

慢性右下腹痛常见疾病:

慢性痢疾:慢性痢疾包括慢性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性痢疾较常引起慢性腹痛,尤以右下腹痛,伴慢性腹泻。

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既往常有急性阑尾炎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行走过久过急、剧烈运动、长期站立均可诱发或使症状加重,体检发现右下腹阑尾点有压痛。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Crohn病)常累及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多数患者有腹痛,右下腹痛最多见,大多为隐痛、阵发性加重或反复发作。诊断需要靠电子结肠镜。

慢性下腹疼痛常见疾病:

慢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腹部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骶部痛、脓尿与菌尿。

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可引起轻度下腹部隐痛,常伴有早泄、遗精或射精痛,小便终末有黏性分泌物,并发急性炎症时分泌物可为血性。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患者大多有分娩、流产或阴道器械检查的感染史。腹痛位于下腹部,为持续性隐痛,每于经前期加剧,常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表现,下腹部常有轻度压痛。

慢性左下腹痛常见疾病:

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较常引起左下腹痛,常为发作性痉挛性痛,伴里急后重与黏液脓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腹痛是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之一,部位多在左下腹,常为阵发性绞痛,于排便后消退。腹痛在发作期加剧,缓解期仅有轻度不适甚至无痛。确诊较为困难。

结肠憩室与憩室炎:结肠憩室在儿童与青年少见,50岁以后发病率每10年而明显递增。如憩室发炎可引起左下腹疼痛与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与排便习惯改变,有时可引起大出血。

以上所述仅为简单科普。疾病的临床诊断其实非常的复杂并且需要考虑人体的整体性。故,若有需要请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以上所述,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予以删除,谢谢!

祝各位有个好的的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