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

摄影:Alessandro Grassani

被称为“蒙古国唯一大城市”——

座落于狭长山谷的乌兰巴托

拥有近150万居民,

差不多占蒙古国一半人口

你以为这里绿草如茵、蓝天白云,

实际上乌兰巴托的另一面,

是“黑色”的。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2)

蒙古国地标,坐落于乌兰巴托郊区的成吉思汗雕像,高达40米。

摄影:YANN ARTHUS-BERTRAND,GETTY IMAGES

你印象中的蒙古国是什么样?

曾几何时——

“乌兰巴托的夜,

那么静,那么静,

迎来的未来那么美。”

现在的乌兰巴托,

有时候白天像黑夜般不见天日,

已成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3)

Bayankhoshuu是乌兰巴托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社区之一,傍晚的空气混浊不堪。

在这个地方,

手持空气检测仪上的数据

正常数值数十倍

PM2.5参数曾一度暴涨,

是世卫组织推荐安全上限值133倍

“婴儿刚出生就呼吸着糟糕的空气,

PM2.5高达600微克每立方厘米

——这是允许上限的24倍。”

撰文:BETH GARDINER

摄影:MATTHIEU PALEY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4)

一名身患肺炎的两岁女孩躺在重症监护室内,身上布满管子。她前额的煤炭印记是妈妈抹上的,据说能驱除邪灵。

冬季,

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煤炉和发电站奋力运行着,

在保障人民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阴魂不散的烟雾

和贻害众生的肺病。

有时烟雾太过浓厚,

以致乌兰巴托的人和建筑

看起来像变成了淡淡的“剪影”;

除此之外,

刺鼻的气味无所不在。

那些乌黑的气体

像魔爪一样掏入人的喉咙

还鬼混般飘入市中心楼宇大厦,

郊外靠近山野的苏维埃式公寓也被波及。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5)

巴扬霍霍(Bayankhoshuu)地区的清晨,阳光在烟雾中艰难穿行。

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源头之一,

便是煤炭产业

但在乌兰巴托,

煤炭偏偏是人们熬过严冬的重要物资。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6)

2009年和2010年冬天,蒙古国严冬极其寒冷,大约有八百万只牲畜被冻死,当时被称为“牲畜大劫难”。

摄影:Alessandro Grassani

“我的肺再也不健康了”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7)

Dari Ekh,是离开乡村的牧民在城市郊区定居的地方。他们住在圆顶帐篷或者简易棚屋里,用煤炉取暖烧饭。

前年冬季,

蒙古国首都为了让孩子免遭有毒气体侵袭,

关闭学校达两个月之久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措施能有多大作用。

随着肺炎患者的增多,

医院早已不堪重负,

其中儿童患病数一直在冬季呈高发态势。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8)

母亲调整着儿子的口罩,小朋友即将步行前往学校。

我的肺再也不健康了。”一位名叫Ganjargal Demberel的医生在乌兰巴托东北部靠近山地的一处圆顶帐篷里说道,“几乎每个人都得了支气管炎等疾病,到冬天尤为严重。”

曾经在乡野游牧的牧民逐渐走近城市,他们在城镇寻找工作和教育的机会,同时在郊区安定下来,他们把传统的圆顶帐篷和木屋、砖房结合起来,搭建成新式家园。每个冬季,像这样的牧民家庭差不多要消耗多达两吨多煤炭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9)

乌兰巴托的电厂通过燃煤发电

此外,发电厂也是乌兰巴托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除此之外,公寓、超市和学校大多设有锅炉房,大量的羽状黑烟向空中不断散开。

寒冬地带的致命烟雾

乌兰巴托位于狭长山谷地带

这样的地形,

会恶化本就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乌兰巴托的冬季,

像落入陷阱一般,

寒冷的污染空气受困于此,

温度较高的空气层停在上方,

持续压制下方污染空气的扩散。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0)

乌兰巴托地形图

图源:维基百科

这并不是乌兰巴托所面对的唯一困境。

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举步维艰,

高海拔地区的干草原多风且贫瘠

愈发不适合牲畜养殖;

与此同时,

乌兰巴托政府未能妥善安排迁入城市的牧民

“我感到羞愧”

Purevkhuu Tserendorj的家庭在2015年由国外迁回乌兰巴托。刚搬回乌兰巴托时,它们被污染的空气吓得不轻。几天之后,年幼的小儿子咳嗽不止,不久患上肺炎。很快,她的另两个儿子也难以避免地咳上了。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1)

一名清扫地面的工人戴着面具,尽可能过滤细小粉尘。

Purevkhuu不甘接受这样的生活现状,于是在互联网上召集愤怒的市民到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集会。正值12月,乌兰巴托气温降至零下18℃。Purvekhuu回忆道:“现场的妈妈们全部被冻麻木了。”好在这场运动开了个好头,人们一直在为此努力。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2)

寒风凛冽,一名活动家站在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上。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3)

提炼厂的工人从火车上卸下煤块,满身煤垢。

Purvekhuu一家正在考虑再次离开蒙古国家乡。但Purvekhuu身为蒙古国空气质量民间行动的带头人,担心自己一旦离开,蒙古国政府会更加放任污染问题。在乌兰巴托继续生活,把孩子置于危险境地,她也觉得愧疚自责。显然,坚守也不是出路。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4)

铁轨旁,有时烟尘实在太多,完全淹没了卸货的工人。

“我们不得不阻止新牧民”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5)

在Bayanzurkh地区的一家幼儿园里,一台空气净化器为午休的孩子们保驾护航。儿童在空气污染环境中极为脆弱,该幼儿园为每个班级都增设空气净化器。

早在十年前,圆顶帐篷地区就成了首都乌兰巴托的一部分,这几年更是发展迅猛。这些牧民所拥有的电力只能使用灯泡和少量电器,远远不够驱动取暖设施。

一个男人醉倒在地,身后是乌兰巴托之景。蒙古国首都人口正在增加,许多居民住在一个叫做仓颉区的平民窟里,而这个城市也在以不规则形状向外蔓延着。

摄影:Alessandro Grassani

最近,当地政府试图限制圆顶帐篷地区的扩张,新来的牧民要么购买、要么租用住宅,副市长Batbayasgalan Jantsan直言:“反之很抱歉,我们没法接受你。总之要避免增加新的煤炉。”他还表示,哪怕这项禁令被解除,也将通过收取费用来加以限制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6)

来自乌兰巴托独立实验室“绿色皇冠”的一名研究人员站在口罩样品旁边

“身陷囹圄”

除了限制新迁入的牧民,

政府还打算采用更高标准的煤炭

杜绝使用低标煤炭作燃料。

在乌兰巴托的郊区Nalaikh,

那里的煤炉充斥着大量的低质煤炭,

如今当地政府认定这是非法行为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7)

乌兰巴托的市中心“埋葬”在浓密的烟雾中

Muhammad Ashimset年仅18岁

却已从事3年的地下采矿工作,

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

或许这些非法矿场很快就能被取缔。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8)

在乌兰巴托的部分街道旁,成堆的煤炭等待着买家。这些煤炭大多来自城市郊区Nailakh的非法矿场。

但也有很多观察评论人士担心,推行精炼煤的举措未必能有效缓解目前的现状。采矿业监督机构“Oyu Tolgoi Watch”的负责人Sukhgerel Dugersuren认为,“不要再谈改善煤炭的质量,其实蒙古早就该摆脱对煤的依赖!”显然,当地政府从未有过这样的打算。“他们就像是整个系统的堵塞物。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19)

矿工穿越狭窄的矿洞隧道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20)

当地矿工使用七拼八凑的设备器具,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为生存而战,飞扬的细微颗粒更是每时每刻都逃不脱的威胁。

乌兰巴托已经受够了煤炭之恶,”

Sukhgerel痛恨说道,

“如果煤矿业得到持续投资和发展,

那么这座城市就会出现更多的燃煤发电厂,

空气污染不知何时会散去。”

购买太阳系行星复刻摆件

乌兰齐格冬天(乌兰巴托的白天)(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