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1)

BBC又出旷世纪录片了!这回BBC将目光瞄准了漫天“星”空,推出了最新的自然科学纪录片《行星》(The planets)。通过无与伦比的视觉特效为我们讲述太阳系行星(水星、地球、火星、金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5月31日刚上线,就在豆瓣评分拿下高达9.6的分数。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整部纪录片的分集,按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和行星的特征来进行划分的。《行星》一共有5集,分别为《沐浴阳光——类地行星》、《两颗姐妹行星——地球与火星》、《教父——木星》、《太阳系远端的生命——土星》、《黑暗之地——太阳系外缘》。

《行星》纪录片的主持人是布莱恩·考克斯,布莱恩·考克斯身上有着着诸多耀眼的头衔: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粒子物理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瑞士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ATLAS实验的研究人员。纪录片采用情景在现的特殊处理手段,每当主持人布莱恩教授讲述某行星的故事时,背景就会出现地球上一处相似的地貌作为场景模拟,以便观众能够更好的直观感受行星的模样。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2)

人类一直在遐想宇宙的无尽奥妙,当人类第一次发射宇宙探测器开始,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星河宇宙这个神秘空间的探索。《行星》这部纪录片信息的来源则是根据这些探测器对各行星展开探测任务时传回的大量高清图像和行星地形数据。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3)

类地行星之间的 “成长故事”

故事的开始,宇宙一片浑浊。起初太阳诞生的数百年里,并没有行星的身影存在,只有微小颗粒和尘埃。尘埃颗粒经过千万年的磨砺,彼此碰撞,逐渐合体长大,直至变成一颗直径1~10千米的微行星。接着微行星彼此碰撞,不断合体成长,创造出了行星的胚胎。纪录片一、二集则讲述了类地行星(水星、地球、火星、金星)它们从诞生初模样到形成现在的位置的“成长故事”。

水星: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数亿年间,受到了强烈的太阳光照射。水星白天地表温度高达430度,夜晚温度却骤降到170度。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4)

金星:这个星球存有浓密大气层笼罩下的星球,因为其质量与地球类似,有时也被人们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人们曾一度认为金星上会有特别的发现,然而让人们无法想象的是,当金星探测器抵达金星表面时,拍摄的画面却是完全另一番景象,这不是人类预想的初模样,457度的大气温度甚至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要炙热。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5)

火星: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而固定的液态水体,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大大小小的尘暴发生,一片荒芜。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6)

地球:最为奇妙,孕育了陆地和海洋,诞生了生命。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7)

纪录片中很多知识相对十分“新颖”,比如:水星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轨道曾发生过变化,几十亿年前水星和金星发生过碰撞;43亿年前,火星上还是生机盎然的,后来由于火星上磁场的消散,火星的大气和液态水全部跑到了太空之中,火星最终成现在荒凉的模样。

始终蓄势待发的一系列冰封世界,即将从沉睡中醒来

第三、四、五集《教父——木星》、《太阳系远端的生命——土星》、《黑暗之地——太阳系外缘》则讲述了人类探索离太阳距离相对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些行星的“潜力”。

在这些因为距离太阳远而相对“冰封”的行星里,人类兴趣最大的是土卫六。土卫二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于1779年为威廉·赫歇尔所发现。在旅行者号于1980年代探测土星之前,人们只知道土卫二是一个被冰覆盖的卫星。它的大小与行星相当,直径比水星还大,被浓密的氮气和甲烷组成的大气包围。探索土卫六的探测器发回的照片显示,它甚至存有大量液体甲烷湖,因此土卫六被预测成生命延续的最佳可能。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8)

正如纪录片说的那样:这些始终蓄势待发的一系列冰封世界,即将从沉睡中醒来。

关于行星的科学发现(豆瓣9.6的BBC最新力作行星)(9)

广柔无际的太阳系众多行星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因为独特所以弥足珍贵,对于这颗蓝色星球,我们要好好珍惜与爱护。同时这也是一部适合亲子观看的纪录片,不仅能让孩子对天文学和物理学有新的认识,也能体会到生命诞生地球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