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银圆又叫做“墨银”或“鹰洋”,后讹为“英洋”。墨西哥的铸币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以前。由于墨西哥盛产白银等有色金属,古代印第安阿兹特加人早就掌握了把金、银、铜等贵金属加工成生活用品、装饰品和祭祀器具的高超技艺。

1881年墨西哥鹰币价格(重大发现墨西哥鹰洋币)(1)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墨西哥,并于1535年在美洲设立了包括墨西哥与美国南部总共450万平方公里的第一个总督辖区,称之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曾试图使用西班牙银币。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西班牙银币完全不能满足这个庞大的殖民地的需求。同时,为了便于把殖民地的贵金属运往宗主国,西班牙王室决定在殖民地设立造币厂。1535年,根据西班牙国王卡洛斯5世(Carlos V)的旨令,新西班牙总督区在征服者首领科尔特斯宅邸附近(现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西侧)建立了美洲第一家造币厂。由于当时主要铸造银币,因此,开采和提炼的银子越来越多,铸币业一度成为当时最有活力的产业。

1732年,在过去的主教街启用新的造币厂大楼。这条街因此改名为“拉莫内达”(La Moneda, 意为“钱币街”),如今成为国立文化博物馆的一部分。18世纪到19世纪,墨西哥铸造的8里亚尔的银币大量流传到印度、日本,主要是中国市场等远东国家,以及北美英属殖民地,被选为美国银美元的本位货币。由于边缘压印花边,被称作“西班牙花边银元”。直到1857年,美国、加拿大(到1858年)的造币厂还一直采用墨西哥银币的印模铸币,波多黎各使用到1895年。现在,有些美国人,尤其是西部人,还常常习惯地沿用当年对墨西哥银币的俗称“比特”(即1里亚尔)。

此枚鹰洋币保存十分完好,品相包浆都特别自然,具有极大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在国内外都收到钱币收藏家的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