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说过:“在还没有资料之前就做推论是极大的错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么核算gdp三种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怎么核算gdp三种方法(开足马力搞经济)

怎么核算gdp三种方法

福尔摩斯说过:“在还没有资料之前就做推论是极大的错误。”

曾几何时,经济学家除了通过一些非正式的观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对经济状况有一个直观的认知,经验主义得出的推论难免以偏概全,对经济造成误读。

而今天,政府和一些机构通过对家庭和企业的调查,计算出概括经济状况的各种统计数据,目前广泛地运用在经济研究、政策制定等领域。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体现出2023年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心。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指示外(“合理充裕”、“加力提效”),地产政策和扩大内需这两方面也是会议的两大重点。为何消费和地产对经济这么重要?希望继续看下去能够找到答案。

之前我们在讨论通胀话题的时候仔细聊过CPI,这次我们就来聊聊更加常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大家应该对GDP都不陌生,顾名思义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之一。不过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首先先明确,我们的经济活动是由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构成的,一个人的支出构成了另一个人的收入。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经济体仅靠生产大米自给自足,劳动者被企业雇佣来生产大米换取工资,再用工资购买大米生活,经济的运转模式仅仅是用劳动换取商品。

一方面,GDP可以通过最终购买大米的总支出计算;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总收入 企业留存的利润收入来计算。这就是计算GDP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支出法收入法。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支出法。

支出法

我们更经常用支出法来计算的GDP。我们常听说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相加得到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1

消费

主要是家庭部门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商品方面,主要包括有形的耐用品和非耐用品。耐用品包括汽车、家电等,而非耐用品主要包括食品和服装。服务则是无形的,例如理发、快递、看病等等。

相比去年的工作会议,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了优先位置,扩大内需被放在和供给侧改革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

投资

投资比较难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并不是指我们日常做的金融投资例如股票债券等,而是分为了三个子类别: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简单对应家庭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支出。总的来说,在经济学当中,投资是指创造了被称为资本的新实物资产,资本可以被用在未来的生产中。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地产了,地产经历了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期,也为这段时间我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动能。

在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中,除了坚定“房住不炒”的理念不动摇之外,一方面在内需部分提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需求的消费;另一方面强调房地产的平稳发展,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

房地产产业链非常长,对投资、消费都能产生不小的拉动,房地产的稳定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净出口

净出口=总出口-总进口

当一国卖给其它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向其他国家购入的,净出口为正。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的支出为本国的生产者提供了收入。

疫情期间由于我国复工复产较快,为全世界货币宽松之下的大量需求提供供给支持。净出口额大幅提升,加固了经济的韧性。

GDP和股市的关系

由于资本市场的复杂性,GDP的同比变动并不是判断股市涨跌的最好指标。但经济数据仍然对我们的投资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用支出法拆分GDP再结合政府的政策指导,是帮助我们判断资金投入方向的重要助力。正如疫情期间出口相关行业的高景气,以及今年的“稳增长”行情一样,明年投资者们对消费和地产链更加关注。

第二点,GDP可以作为用来判断股市整体是否高估的辅助性指标。例如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是巴菲特先生评价市场估值的指标之一。他认为,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在70-80%之间,则对于买入股票长期投资者而言可能会有不错的收益;但是如果这个比例超过150%,则需要谨慎;如果达到200%,那么买入股票简直好像玩火自焚。

还有的投资者提出如果股市的涨幅超过三倍的名义GDP增速就要谨慎的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判断指标。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