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以人名命名的茶企,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下称“松萝茶业”)秉持其创始人王光熙“一生只做一壶茶”的理念,从打造生态茶园到创办研学基地,从一产种植到三产文旅,通过二十余年的用心经营与创新实践,将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小厂打造成为一家集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茶具雕刻及旅游开发为一体的茶产业集团公司。松萝茶业以“做强二产、扶持一产、拓展三产”为经营方针,突破传统经营理念,让安徽特色松萝茶在三产融合中逐渐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1)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全景

以市场为导向,打好“加工”牌

“什么样的茶卖得好?受市场欢迎的茶,符合消费趋势的茶卖得好。”王光熙说道,如今茶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指导生产,再根据生产需求指导一产的种植,而加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认可度。

在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王光熙深刻地意识到,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茶加工技艺。

据了解,王光熙在茶区长大,上世纪80年代,为打开休宁茶叶的销售市场,他闯荡上海,曾被誉为上海的“炒青大王”。1994年起,外销茶稳步拓展,而休宁松萝却因为加工工艺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几近没落。为此,他深入松萝山腹地,寻访老茶农并虚心学习,潜心钻研松萝茶传统技艺,为适应市场需求,针对松萝茶传统加工方法生产的断碎、色暗等问题,王光熙对松萝茶进行了工艺创新,将松萝茶打造为现在的“形整、色绿、香高、味醇”的高档绿茶。

在先进的加工技艺下,松萝茶容光焕发,迎来新的春天。为了持续壮大产业,王光熙团队始终紧跟时代,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加工技术与设备。

如今,工厂在各环节进行设备升级和工艺提升,已形成5条清洁化、标准化加工流水线,2条小包装智能化流水线。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2)

工人在车间工作

松萝茶的加工包括“杀青”、“揉捻”、“初烘”、“初炒”、“烘干”、“提香足干”等工序。

在杀青环节,为杀匀杀透,工厂采用双供热系统,即滚筒式热风加电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杀青;在揉捻环节,工厂引入自动化揉捻机,根据茶叶的大小,控制揉捻的时间长短、力度轻重,保证茶料的揉捻更加均匀到位。

在摊青的时候,王光熙告诉记者,传统的摊青只能通过人工手段,摊放在竹制的席子上,如今工厂已拥有了自制的摊青台,每个摊青台分为四至五层。“茶叶在机器上能摊得更薄,加工效果更好”,王光熙介绍道,工厂目前已经引入了自动扇风装置,针对不同品种茶叶,根据含水量的不同及茶叶品质进行针对性的风干作业环节。

在先进加工技术的支持下,公司围绕茶叶产品多样化、品质优良化和质量安全化,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成功研制出茉莉花茶、特种茶等多个新产品,形成了外销产品6大系列近千款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3)

松萝茶叶现代化加工生产流水线

不仅先进,而且干净,在注重加工技艺的同时,王光熙的茶工厂正在向绿色化转变。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4)

绿色化工厂

“我们的工厂就像花园一样,非常干净。” 王光熙介绍道,绿色化是工厂的转型方向之一。据了解,茶叶的炒制需要高温的环境,而过去常用煤炭和木柴生火增温,为了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工厂已逐渐向使用清洁化能源转型,利用环保的植物颗粒、燃气等进行炒茶作业,“虽然成本会高点,但是我们得到的是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这对保证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与漂浮物混杂在空气中,为了保持环境清洁,工厂引入了吸尘设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及时的清理。

此外还利用检测平台,实施原料、过程、成品三检,做到每批产品都达到通行标准,“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出厂。”

人性化生态茶园,优化一产种植

“茶农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种植和采摘的效率才更高。”王光熙介绍道,茶叶种植于地形复杂的山地,实现机械化的难度较大,至今仍以人工采摘为主,“原来的茶园都是泥路和土路,下雨的时候容易造成滑坡,极大地影响茶农的工作效率。”

为此,王光熙组织团队对茶园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园区通过坡改梯、硬底化部分山路以及种植遮阳树,降低农民的采收难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采茶环境的安全性,并通过安装索道,使山上的茶叶可以及时通过索道被运输至山下,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了采茶效率,保证茶叶的新鲜程度;在茶叶种植方面,茶园引入扦插种植技术,利用茶树母本进行扦插,通过无性繁育的技术手段保证了茶叶品种的纯度更好、产量更高。

在养护管理方面,王光熙坚持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入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太阳能补虫灯、色素诱虫网等物理防治的技术手段,降低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提升养护效率,保证茶叶品质的健康无公害。同时,园区实施精准施肥,通过测定土质的营养元素,针对性地实施有机肥,降低了养护成本,保证了茶叶品质。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5)

向农户发放有机肥

自2010年起,松萝茶业采取了“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成立专业扶贫互助社,吸收海阳、万安等多个乡镇、2000多名会员入社,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解决本县200多名农民工就业。此外还为璜尖、白际等乡镇的15个贫困村改良茶树品种,使1.1万余户茶农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并投入大量资金,为福寺、迪岭、巴庄等村茶园实行道路硬化、建立鲜叶中转站和凉亭。

文化赋能,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

在中国有机茶之乡——休宁县海阳镇瑯斯村,黄山松萝茶文化博览园的5号生态茶园,依山傍水,生态绝佳。茶园里,杉树、桂花树等为茶园构建了天然生态屏障,池塘、石桥、假山、亭榭布局精巧,彰显徽派特色……2020年4月1日,“以春之茗,约会春天”,由松萝茶业举办的2020春茶节在休宁县正式开启,各地茶商、茶叶爱好者、媒体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并参观了黄山松萝茶文化博览园,博览园内,松萝茶绿色梦工厂、松萝茶时光隧道、非遗工作室等景点令人眼前一亮,在游玩景点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茶文化的了解。活动中,采茶工人汪秀花说道:“进入茶园就会情不自禁地唱歌,作为松萝人,我们要把这个事业秉承下去,也是一种责任。”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6)

松萝茶业研学基地

“传统的茶产业仅注重种植,形式单一,难以做大做强。”在王光熙看来,做茶不能仅停留在茶叶本身,更要充分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用更丰富的语言讲述茶的故事,以此做大做强,而黄山作为国际旅游大都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配套的旅游服务,正好为王光熙实现自己的想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王光熙团队在精进加工做强二产、优化一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茶资源,以茶为主题、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体验为核心,逐渐延伸产业链,打造“茶旅 ”的新业态。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7)

松萝时光隧道

自2012年起,松萝茶业在原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基础上,逐步打造一个集文化、采摘、风景、茶具、研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根据松萝茶主产地-----松萝山的实景,打造了冨源桥、如意湖、松萝亭,还有海阳八景之一的“松萝雪霁”,并在园区增设了良种茶园示范区,厂区内的绿化以种植茶叶为主形成花园式厂房,用于参观和研学。“我们从历史与教育的高度,将徽州茶与松萝茶有机结合,展现其文化内涵”,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内设置了以松萝茶传统制作技艺及茶文化、茶艺、茶礼为主题体验功能,展陈与体验面积近70亩,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以上。

敲开黄山茶的创新之门(从乡企到国龙松萝茶业)(8)

制茶工艺展示

基地设置了《松萝茶文化探索体验课程》,开设有少儿茶艺、青少年茶艺等多种针对性的茶艺课程和茶文化、国学文化知识课堂,通过融合参观松萝茶文化博物馆,体验松萝茶非遗技艺等多种体验互动课程,带领学生探索、感知和体验茶文化,“让学生们了解松萝茶独树一帜的独特魅力和辉煌历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此外,松萝茶业立足茶文化,牵手发展20余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乡村游,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当前我国茶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的现象,王光熙和松萝茶业摆脱传统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精益求精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深挖茶文化,为茶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记者 | 陈地杰

编辑 | 杨志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