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张玉鑫,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季颖秋出席,介绍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上海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上海大都市圈交通如何发展)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过程

10月1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张玉鑫,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季颖秋出席,介绍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请问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请问市规划资源局,如何规划形成与本市“十四五”空间新格局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

张玉鑫表示,任何一个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更是如此。按照上海要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十四五”明确上海要形成一个“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新发展格局,尤其聚焦发挥综合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强化综合交通体系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坚持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具体有四项重点举措:

一是区域协同上强化一圈统筹强覆盖,重点聚焦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上海大都市圈统筹区域综合交通功能整合提升。近期,我们联合江浙两省正式发布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城市群和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大交通体系衔接格局,下一步要强化交通同城效应为目标,协同发展港口、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上海大都市圈层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体系。

二是枢纽引领上,突出多点锚固重发展,重点突出综合交通枢纽的提升带动作用。一方面强化建设国家(国际)、区域级、城市级等多级对外交通枢纽,巩固和提升上海在国际和国内的枢纽城市地位。主要包括:提升浦东、虹桥和洋山等国际(国家)级枢纽功能;完善上海站、上海南站、外高桥港区等区域级枢纽;另一方面,围绕新城“一城一枢纽”,强化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廊道布局上突出多廊多边显格局,强调以区域交通廊道引导空间布局优化和能级提升。一方面着力提升长三角城镇群区域角度上,像沪宁、沪杭、沿江、沪通、沪湖、沿湾、沪甬等7条国家级、区域级交通廊道,引导城镇群格局。同时沿沪宁、沪杭、沪湖廊道,着力提升市内的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青浦新城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对近沪地区的辐射能力,营造上海大都市圈格局;沿沪通、沿江、沿湾、沪甬廊道,优化宝山、外高桥、临港、金山等地区的产业功能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奉贤新城、南汇新城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对外衔接一体化功能。

四是网络效能上,突出多网融合显功能。特别是在大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方面,以公共交通网络支撑空间组织效能提升。一方面按照“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的规划理念,上海将构建由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并将继续深入贯彻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土地的综合利用开发,加强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

今后,围绕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实施要求以及本轮交通白皮书的发展要求,将促进国土空间、城市功能和交通发展全面有机融合,持续完善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切实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上海市民的交通出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