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25年—220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王莽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西归(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详细讲述东汉历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详细讲述东汉历史(时间的故事-以华夏文明为坐标看世界-东汉)

详细讲述东汉历史

东汉(25年—220年)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王莽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西归(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三国(220年-280年)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同时代其他地区历史情况:

中东(西亚):

前期是安息王朝,中国史书上记载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密使甘英出使罗马帝国,甘英路径赫卡通皮洛斯的时候拜见了帕科罗斯二世(公元78-105年安息王朝的国王),接着西行至波斯湾,当地的安息官员告诉他惟一到达罗马帝国的方法只有海路,而阿拉伯半岛附近的海路艰苦难行,许多人出海之后都不见回返,甘英于是打消了前往罗马帝国的念头,他返回汉廷向汉和帝转述了安息当地人对罗马的叙述。后期公元224年,担任安息王朝地方总督的波斯人阿尔达希尔一世起兵叛变,两年后灭掉了衰落的安息王朝,正式登基称帝,建立萨珊王朝,因出身萨珊家族得名,沿用国号“波斯”,称为“波斯第二帝国”。

非洲:

元前30年,屋大维在击败其劲敌马克·安东尼,废除其情妇——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女王之位后,吞并了托勒密埃及,并将其纳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南亚:

公元前100年-公元200年,萨塔瓦尔纳王国[又名安达罗王国在印度建立,即印度的萨塔瓦哈纳时期

东亚:

日本-弥生时代:公元57年,垂仁天皇,倭奴国王朝贡东汉,光武帝授汉委奴国王印;公元107年,景行天皇,倭国王升入贡后汉,献奴隶160人;公元146年,成务天皇,倭国大乱,女王卑弥呼立。公元192年,仲哀天皇;公元239年,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带方郡。魏明帝赐金印紫绶与亲魏倭王的称号。公元266年,倭女王壹与遣使朝贡西晋。

朝鲜-三韩时期,公元一世纪左右,经过上百年的分化演变,朝鲜半岛南部形成了三大部落联盟:辰韩、马韩、弁韩,统称“三韩”。起初,朝鲜半岛南部与汉郡县来往很少,新莽地皇年间,辰韩右渠帅廉斯鑡率三韩酋长归顺乐浪郡,此后三韩成为乐浪郡的附庸。东汉末年,国势衰微,三韩不再服从汉朝,并掠夺郡县民众。3世纪初,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积极经营朝鲜半岛,在屯有县以南荒地设带方郡,并派兵讨伐韩、濊等叛汉部族,解救了许多被掳民众。魏明帝消灭公孙氏政权之际,密遣刘昕、鲜于嗣跨海平定带方、乐浪二郡,并试图恢复对三韩的控制,由于沟通出了问题,韩人奋起反抗,魏带方太守弓遵战死,但最终乐浪、带方的兵力还是平定了三韩。

东南亚:

越南-汉朝在此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占婆国-其地在汉代是日南郡的象林县,隶属于交趾刺史部,是汉代疆域的最南端。当地土著又称林邑。东汉末(192年),占族人区连杀死象林县令,从中国独立,占据了日南郡的南部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城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扶南-兴起于公元1世纪前后,其统治中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是东南亚大陆上最早的印度化王国(2500多年前印度文化就跟随贸易和僧侣通过海路影响到东南亚)。三国时吴国曾遣使于扶南。

狼牙修-公元1-2世纪期间,马来半岛兴起了最早的印度化王国。

中亚:

是一些附属于汉朝的西域小国。最早出现在中亚地区的民族是讲东伊朗语的古代雅利安民族——斯基泰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古代波斯民族,同时衍生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种形态,处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粟特人建立了繁荣的绿洲城邦与商业文明,处在北方荒原的斯基泰人则成为了沟通东西游牧民族的媒介,将马匹的驯养与马镫作战技术在东西方传递。彼时的中亚诞生了包括大宛、康居、乌孙在内的绿洲与游牧国家。

北亚:

在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叛服不定。公元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漠北又发生蝗灾,北匈奴开始“大乱。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封燕然山铭》纪功。

欧洲: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古罗马文明由此进入帝国时代。公元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公元96年-公元192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