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人微光》7里个人认为教学设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自觉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本节以对爸爸种田的点滴记忆 ,说一说教学目标明明白白的重要性。

记得小时候,爸爸种田是我们那一带的能手,爸爸常说:要收成好,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田地选择适合的种子,我们狮元村只能种120天的“威优64”,塔山村、东江村气候好点种150天的。秧龄35天就要插秧,插秧后的5-7天为稳蔸期,田间管理主要是浅灌,水深最高为秧高的一半,不能淹过秧心。期间要巡田一次,主要工作就是补蔸、扶蔸;7-10 天,观察稻苗,当秧苗从黄变绿就需要施尿素一次,过早就会烧苗,过晚就会矮蔸,过多就会徒长。这期间秧苗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还需要喷洒一次农药,防止叶稻瘟......

老爸把水稻生长的整个过程及需要做的田间管理,每一天做什么,如何做,需要什么工具,在他心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小蜗牛教学意见与建议(对教学目标要明明白白)(1)

其实我们当老师的也要这样,家长把一个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孩子在学校三年,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校长要清清楚楚;班主任每一天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也要清清楚楚;老师每一节课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也要清清楚楚。唯有此,我们才有底气跟家长说“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教育才能让人民满意。

小蜗牛教学意见与建议(对教学目标要明明白白)(2)

光的反射

我依然以《光的反射》为例,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2022年版课标继承了2001年提出的“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理念,要求加强物理课程与自然、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在设计教案时,我特意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认识反射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学生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教材),让学生(主体)用实验的方法(基本技能)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基本知识);学生(主体)参与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的过程,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一次探究活动体验,培养了学生(主体)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过程。

老师通过讲解“光反射时的规律”(教材),让学生(主体)背诵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基本知识)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的过程。

有些学校或者老师总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分析以上两个过程产生的短期效果(考试成绩),后者一定会优于前者。但前者是“儿子”(学生)自己在利用“篮球”(教材)锻炼身体(发展),后者是“儿子”(学生)在背诵“篮球”(教材)的技术要点,根本没有锻炼身体,如果你的目标是锻炼“儿子”的身体,“儿子”背“篮球”的技术要点所做的功,其实都是无用功。

要让自己的教学目标明明白白,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拿到(教材)本节课要干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目标取向?该目标确立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做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己问懂了自己,上课就不会跑偏[ok]

小蜗牛教学意见与建议(对教学目标要明明白白)(3)

一所学校,特别是想成为“名校”的学校,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作为教师要自觉将课程蕴含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在讲台上追求更高远的教学价值。

(未完待续)欢迎大家留言指导[玫瑰]谢谢[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