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庆余年》原著中,庆帝有四个明面上的儿子,三个心机深沉,只有大皇子性情耿直,清明豁达。看似不算聪明,却是大智若愚。

当然,这少不了他母亲宁才人的教养。

大皇子在宁才人的教育下,从未参与过夺嫡之争,知晓范闲身份后,一直帮助范闲,最后庆国皇室大洗血,宁才人母子并未波及,有一个善终的结果。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1)

0.1

有自知之明,不参于夺嫡之争

大皇子的母亲宁才人原是东夷人,她是庆国与东夷交战时,被俘虏过来的。庆帝当时也身受重伤,残留的部队不方便带着俘虏逃跑,宁才人险些被杀头,陈萍萍帮她说话‘帮忙照顾皇帝陛下’这才留下性命。

回南庆的路上,她费心费力地照顾庆帝,好不容易痊愈,庆帝也颇为感动,预备回国纳她入后宫,这才怀了大皇子。

宁才人入宫也起了一番风波,庆帝当时还没有大婚,就要纳一个东夷女俘入宫,太后很是不高兴,叶轻眉开了口,宁才人才能入后宫。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2)

宁才人深知自己的身份,就算生出皇子,将来也不可能会继承大统。于是,她在大皇子小的时候,就灌输不要争夺皇位的思想,反而还教他学武,将来能领兵打仗。

确实如此,大皇子是四个皇子中,唯一一个没想过皇位的人,几个弟弟,包括太子在内都喜欢这个大哥。

林婉儿从小在宫中长大,宁才人带的最多,她与大皇子的感情也最为深厚,两人如同亲兄妹,连范闲也被这个大皇子“抢”过光芒。

那次,为了躲避靖王爷,范闲带着婉儿和若若来到了陈萍萍的陈园,恰好大皇子也在,在这之前他与大皇子闹过不开心。范闲先与陈萍萍说了会话,准备跟大皇子说些歉意的话,一回头,他却险些气了起来:

只见自己的老婆正乖巧地坐在大皇子的身边,眉开眼笑地与大皇子说些什么——娘的,虽然明知道婉儿从小就在宁才人的宫里养着,等于说是大皇子看着她长大,两人情同亲生兄妹,但看着这一幕,范闲依然是老大地不爽。

更不爽的是,连若若居然也坐在下首,津津有味地听大皇子说话!

范闲竖着耳朵听了两句,才知道大皇子正在讲西边征战,与胡人争马的故事。庆人好武,大皇子长年戌边,更是民间地英雄偶像人物,竟是连婉儿与若若也不能脱俗。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3)

整部剧,范闲难得明目张胆嫉妒过一个人,就是这个可爱的大皇子。

后来,陈萍萍带着婉儿和若若离开,留下大皇子和范闲,范闲与他在一番浅浅交谈之后,终于对大皇子的印象有了些许的改观,身为皇子,却拥有如此疏朗直接的性情,实在是很罕见,或许是因为他的生母出身并不怎么高贵,当年只是位东夷城女俘的关系,大皇子并没有老二老三及太子骨子里地那种权贵之气,反而耿直许多,讲起话来也是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并不怎么讲究遮掩的功夫。

难怪自己的妻子与这位皇子的交情最好——范闲如是想着,脸上浮着笑容与对方周旋,耳听着对方一谈到兵事便兴致勃勃,只好在心里叹着气,他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军事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天才,与对方这种领兵数年的实力人物相比,还是沉默是金为好。

经过这次交谈,范闲重新认识了大皇子,对他也颇为欣赏。大皇子走后,范闲问了陈萍萍,这才知道当年的事。

陈萍萍清楚地告诉范闲,东夷人性格爽朗,爱恨分明,叶轻眉帮助过宁才人。宁才人一定会报恩,宫里可以相信她,而且大皇子没有夺嫡之心。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4)

0.2

拧得清,爱恨分明

正如陈萍萍说的,宁才人爱恨分明。

当苦荷发现了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以后,便将消息传开,不久就从北齐传到了南庆,在陈萍萍“打压”下,消息传的更厉害。又伴随着另一个惊天动地的“谣言”传到宫里:范闲不但是叶轻眉的儿子,也是当今陛下的儿子。

看着皇帝陛下和太后老祖宗却沉默不语,后宫众人猜到了流言是真,如果不是皇帝的儿子,皇帝母子不会容下那个女人的儿子。

皇后与太子紧张地商量着对策:到底怎样才能干掉范闲?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5)

老二也想着怎么对付范闲。

而宁才人把大皇子叫入自己宫里后,对大皇子凛然说道:“我们东夷之人,最讲究恩怨分明!范闲身世被揭,不论陛下还念不念叶家当年的功劳,东宫里那位……肯定是容不得他,你给我听好了!”

大皇子在外人面前,乃是位骁勇善战地名将,是位壮猛好汉,但在宁才人面前,就像顺服无比的小猫,下意识里双脚一并,像个小兵一样立于母亲身前,沉声道:“请母亲训下。”

“若事有不协……”宁才人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悍意,“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范闲的性命!”

大皇子想也未想,便应了下来,对于母亲的意思,他从来没有违逆过,只是心中依然有些疑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对范闲如此回护,竟是命自己要紧时,可以动用手下兵马……这和造反也没什么差别了。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6)

如果没有陈院长救命,当年我根本没可能从北边山水间,跟着陛下回来。”宁才人冷漠说着当年的事情,“这件事情你是知道地,可是就算我活着回到京都,迎接我的,依然只是宫中的一道缢令……我是东夷地女俘,当时没有人知道我已经怀上了你。当年如果不是叶家姑娘发话,你,我,如今早已是两条游魂。”宁才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范闲的母亲,救了你我母子两条性命,当年她出事的时候,你还小,我根本没有任何力量……但如今不同,你手中既然有了些力量,就一定要保住范闲的性命。”

确实,范闲的几个亲兄弟中,老二和太子想杀他,老三对他又敬又畏,只有大皇子一直帮助他,还不遗余力地保护他,把他当亲兄弟。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7)

0.3

写在最后

结果,长公主,太子,二皇子夺权失败后,都相继自杀,皇帝与范闲和五竹惊天地泣鬼神的打了一场,皇帝亡,五竹能量耗,范闲伤,因杀的是自己的父亲,范闲心里也受了不少冲击……

大皇子带着母亲和妻子回到了东夷城,他手握兵权,还有范闲给的四百名黑骑,保一世平安没问题,属于为数不多美满结。

当然,这也少不了他母亲宁才人的功劳。

庆余年原著二皇子大结局(庆余年原著:大皇子清明豁达)(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