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芝麻官。定义:古代县令七品,后多指职位不大的官

古时县令是七品,县令就相当于县长,区长,或者县级市的市长

古时民间就有称县令为“七品芝麻官”的说法,形容县令官小,只有芝麻大

说起《七品芝麻官》,一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但是,你知道《七品芝麻官》的背景吗?

七品芝麻官的历史真实性 你知道是多大的官么(1)

《七品芝麻官》的主角是北直隶保定府清苑县的七品知县唐成,北直隶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当时,省会在保定,而不是石家庄,保定府确实下辖了清苑县。唐成是嘉靖年间的科举进士,原本被吏部任命为知州(五品),由于没有钱孝敬内阁首辅严嵩,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七品芝麻官的历史真实性 你知道是多大的官么(2)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国家大事都掌握在严嵩的手中。在严嵩掌权期间,他铲除异己,陷害忠良,还无节制地收刮民脂民膏,整个大明被严嵩搞得乌烟瘴气的。但是奸臣总会有倒台的那么一天,最终严嵩被他的政敌们扳倒,并且被没收了全部家产,最后严嵩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隆庆元年(1567年),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把持朝政20多年后,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挤进《明史·奸臣传》。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点贿赂那是很随意,被降为七品知县。这一点符合历史原型,嘉靖皇帝一心炼丹问道,迷信方士、浪费民力,大部分朝政都交给了严嵩、严世蕃父子。

七品芝麻官的历史真实性 你知道是多大的官么(3)

话说明嘉靖年间,定国公徐延昭,官位虽然没有严嵩官大,也属于朝廷第一军团,相当有权有势的)的副将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访大奸臣严嵩的妹妹、一品诰命夫人严雪娇的罪行。结果,在途中遇到了严雪娇的儿子程西牛(这名字取得真俗)强抢民女林秀英,还杀死了林秀英的哥哥林秀生。杜士卿是个热血男儿,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拔刀相助。打斗中,程西牛被自己的管家程虎误杀身亡。杜士卿救了林秀英,还为她写下一张柬帖,帮她去县衙告状,然后回转京师。不用想,严雪娇死了儿子,岂肯罢休,于是领着一众奴仆狗腿子来到林家报仇,打死了林秀英的父亲。

而此时的地方小青年唐成,坐了数年的冷桌子热板凳,几乎将那写字的铁砚台磨穿了,可见明朝科考八股文害人之处,终于考到北京城,写了三篇文章,得了万岁赏识,被封为五品州官。他开开心心去吏部领上任凭证,却遭到严嵩的索拿卡要。一个穷书生,哪来的三千磨墨钱,就是三钱也拿不出。自然而然,从他身上捞不到油水的严嵩一怒将其降职,五品州官变成七品县令。再小的蚊子也是肉,再小的官职也是权。唐知县一上任,就下乡查看民情,女主终于上场,与男主见面。林秀英拦路告状。考虑到上司巡按也在此地视察,唐成便去巡按院禀。一品诰命夫人得到消息,赶来大闹公堂。林秀英也赶来呈上了杜士卿的柬帖,这些官员们畏惧严夫人的家族权势,都不敢审理此案。案件转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到了唐成的手里,让唐成接了这个烫手山芋,成为靶子。

唐成虽是个小鸡蛋,却有何石头碰的心。他决定为民做主,升堂问案。好在这个唐成口齿伶俐,又占尽天理物证,倒把不可一世的诰命夫人说得理屈词穷。要是换个迂腐的书生,断不能如此。这唐成不仅能说会说,还够有胆量,他扣押诰命夫人,押往京城复命。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反映了百姓们对清官的爱戴和渴望。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明清时期一系列的官场真实情况。很多戏曲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都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现实生活和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许大家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戏曲基本上都是花好月圆的结局。在各种清官戏曲中国,则是清官战胜了权贵,然后百姓万名称颂等等。

豫剧就有改编,红遍大江南北,《七品芝麻官》属于非常经典的豫剧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