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之欲登台演戏者,谁肯下苦功夫用老戏砸底子?差不多的全想速成,用那出学那出,即至要用老戏的时候,就感觉失去机会了。从前内行学戏,并没有开门就学《失街亭》、《借东风》、《红鬃烈马》的,全都有一定的开蒙戏,用来锻炼唱、做、念、打的基础。

 小生入手必要先学会《八大锤》,因为《八大锤》学好了,扎上靠是样子,武功也可已有把握。昆的文的必要先学会《断桥》,这出许仙,可以砸脚下的功夫,从先演这出戏的老先生,当青白蛇追他的时候,必须要走出一台的好儿来,小生学走这个台步往前挺胸脯,往下塌腰眼儿,“抒”下身子去,走成一阵风儿似的,这样台步才能砸着底子,然后再学学《小宴》什么的,以口齿发音咬字,沉著有劲!

徐兰沅论唱戏应合演者身份(徐兰沅欲演戏者)(1)

梅兰芳、俞振飞、梅葆玖之《断桥》

 武生不能一学就是《长坂坡》,必须先学会《探庄》、《蜈蚣岭》、《雅观楼》这三出,身上与手脚,一招一式好得样儿。不过《蜈蚣岭》这出戏,不能唱成《铁公鸡》的样子。《雅观楼》一段“滚绣球”,一遍唱一遍身段,说真了实在比《长坂坡》难,随便你有多好的体格,这一段唱下来,也得累得嘘嘘带喘,这样训练好了,以后再唱别的武生戏,那自然举重若轻,省事多了。

 武旦必须先学《大卖艺》,这出戏的武旦与武丑,全有特殊的武工,如夹着七个鸡子,“台提”下三张桌子,播一簸箕米,“云里翻”下等等,全都得有真功夫。

 花旦(青衣)必须先学《祭江》、《祭塔》,因为这两出戏,站在桌子后头,一唱就是两三刻,容易砸底子。

徐兰沅论唱戏应合演者身份(徐兰沅欲演戏者)(2)

黄桂秋之《别宫祭江》

 花旦不能开蒙就学《得意缘》什么的,入手第一先练踩跷,然后从《烧灵》、《旅店》、《金玉坠》学起,这慢慢才能学《打杠子》、《打刀》等等,即至学《得意缘》的时候,那就经过一个相当的时期了。花旦带学刀马旦,那是更不容易,因为刀马旦也算是个专门的角色呢。

 从前无论那行角色,必要学几出“昆”的,不用问用得着用不着,没有“昆”的,仿佛是个大缺点。老生必学《弹词》。《弹词》这出戏里,有“九转货郎儿”,唱好了,嘴上的功夫可以坚实。

徐兰沅论唱戏应合演者身份(徐兰沅欲演戏者)(3)

郑传鉴之《弹词》

 开蒙戏必须先学《挡亮》、《挡幽》起,以后再学《金马门》、《二进宫》、《文昭关》、《天水关》、《断密涧》等剧。学《断密涧》为的是砸快板的根底,因为快板是快板,快板唱起来真快,不能把快板唱成了流水,与前半的垛板都连到了一起,那是不对,因为这出戏的快板,比《探母》的快板还快,还难唱。

(《三六九画报》1944年第27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