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在受到强势力欺负、一时无法与其抗衡,但又不甘示弱时,常说一句俗语:“烂土里有刺。”此句俗语巧妙地表明软中也有硬,自己不是好惹的。它源自与俞大猷、戚继光齐名的明朝抗倭英雄傅应嘉少年时代的一段故事。

明嘉靖三年(1524年),泉州新门外锦堂村(今属南安市霞美镇),诞生了一个被众人称为非常贵气的男孩,姓名叫傅应嘉。谈起他的诞生经过,至今村人仍津津乐道。原来,傅应嘉的父亲在锦堂村为人忠厚仁慈,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人们都说他好心会得到好报。

果然,有一年,一位风水先生在紫帽山余脉覆船山踏山龙时,沿着一条龙骨石(浮出地面有二三尺宽的粉红色石头),走到应嘉父亲居住的房屋才中止,便预言此地将来必然出大人物。

应嘉临出生时,覆船山发出三次吼声,预示贵人即将降生。出生后,满屋生辉,清香阵阵,有祥瑞之兆;屋外树上,喜鹊喳喳,报喜讯来临。应嘉刚到人间,便发出极有力的啼哭声,手舞脚踢的力气是常人无法相比的。

此时,恰巧有位得道和尚前来化缘,见到吉祥之气,立即双手合十向应嘉的父亲祝贺:“恭喜施主今日得贵子,此子日后定会聪明非凡,满腹经纶,而且力大无比.精通武艺。”应嘉的父亲谦虚地说:“乡下的孩子会有什么出息呢?还请高僧多加指点!”和尚继续说:“令郎长大后,若送往泉州府城深造,定可成为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材!”说完便有礼貌地告辞。

应嘉的父亲赶紧将他留住,虽然家穷却也赠送了一些银两。和尚笑着说:“施主的公子日后栽培需要很多费用,贫僧怎么好意思收取捐赠?”应嘉的父亲便陪送他到村口。

锦堂村坐落在后壁山南面,山上栽满马尾松,村中遍植荔枝树,村前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真是风景秀丽,地杰人灵。应嘉从小就在这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身体结实,腰背粗壮,四肢有力,动作敏捷,还经常带领一群小孩追逐跳跃,弄拳比武,顶牛摔跤,舞棒冲杀,俨然像个“小头人”。到了七岁,父亲将他送入私塾读书,因天资聪慧,理解力强,记性好,背诵、做对、写文皆名列前茅,时常得到塾师的夸奖。看到应嘉特别虚心学习,努力上进,父母也非常高兴。

有一年,在福州做官的温大人聘请有名的堪舆家,在锦堂村北面的马鞍山择一风水宝地,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温厝基。监工和泥工、石匠都是外地来的。应嘉的父亲和另一村民被雇为小工。俗语说:“脚踏马屎傍官气。”监工仗势欺人,对待小工很苛刻,要求早晨日出要上工,中午不能回家用餐,必须由家人送饭,下午太阳落山后才收工,一天劳作十多个小时;而且把工人当成牛马看待,经常无理克扣工钱。

常言道:“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他俩害怕被辞退,只好忍气吞声地埋头苦干。一天,十二岁的应嘉放午学回家,母亲要他送饭给父亲吃。他走到工地时,看见父亲还在烈日下满头大汗地踩踏做泥浆的烂土。此时,站在旁边的监工却大声地嚷着:“快点!快点!”应嘉心想:“真是欺人太甚!”便走到父亲面前说:“父亲!你停下来吃午饭吧!我来替你踩踏烂土。”

父亲走到树下吃午饭去了。应嘉鞋也不脱就用力地踩踏泥浆。监工看到这情况,不解地问道:“你这傻小子为何穿着鞋踩踏泥浆?”应嘉不慌不忙,用带有讽刺的语气说:“你要知道,‘烂土内有刺°呀!”监工听后觉得这孩子实非等闲之辈,话中带有骨头,将来必成大器,回想自己的确做得太过分,恐怕会留下后患,于是收敛了几分凶相。

应嘉的父亲吃过午饭就继续劳动。一会儿,应嘉走到一个准备搅拌糖水灰的石壶边,动手将它摇动。监工不怀好意地挑逗:“你喜欢这个石壶吗?若有办法拿回家,我就白白送给你!”应嘉反问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此话当真吗?”监工斩钉截铁地说:“我说话是算数的,绝不后悔!”应嘉果然用双手将二三百斤重的石壶高高地举起顶在头上,走回家。监工无话可说,只得服输,从此改变对待小工的态度,与他俩友善相处。

第二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应嘉在屋后荔枝树下休息,不远处便是安溪通往泉州的官道,碰巧安溪知县乘坐大轿由此经过。烈日当空,知县觉得又热又渴,便命令轿夫停下来歇脚。拿着“肃静”、“回避”旗牌和鸣锣开道的官差,看到路边荔枝树上结满鲜红的果实,馋得口水直流,便旁若无人地边摘边吃,并送一些人轿让知县品尝,应嘉见状连忙上前阻止。

谁知这些官差衙役见他是个少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高声地叫嚷:“安溪县太爷一行从此经过,口渴时吃几个荔枝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应嘉据理力争:“有理不在大声。知县出行更应该对老百姓秋毫无犯オ对呀!”官差恼羞成怒,竟然拔刀威胁恐吓,想迫使他屈服。应嘉毫不畏惧.立刻在官道旁拔下一株丈余高的马尾松,横放在大轿前面挡住去路,请安溪知县出来评理。

知县看见事情闹大了,只得出轿赔个不是,要求应嘉将马尾松拉开。但知县是个伪君子,奸诈狡猾,临走时不服气地说:“你千斤力不如我四两命,后会有期!”说完,扬长而去。知县如此以势压人,更加激发应嘉努力进取的决心。

到了十六岁时,傅应嘉长得五大三粗,像雄狮一样。白天,他作时到私塾接受正规教育,攻读诗书,增长学识;早晚在家里练习武术,弄槌棍,玩石锁,举石狮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村人皆称他是个能文能武的后生家。这时,父亲忽然想起得道和尚当年的指点,毅然将他送到泉州府城拜师学艺,苦练南少林武术。

在拳师精心教育和指导下,他懂得练好武艺不是为泄私愤图报复,纠缠过去的恩恩怨怨,而是为国效劳,为民除害,做个名垂青史的英雄。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极其珍惜宝贵时光,刻苦练武,表现特别突出。拳师夸奖道:“应嘉是一位学艺不辞‘三伏’酷暑,练功不畏‘三九’严寒的好榜样!“经过数年勤学苦练,应嘉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人人敬佩。

从南少林出师后,应嘉又专心研读孙吴兵法,并将兵书谋略与南少林武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领略其内在精髓神韵,将其提高到新的境界,堪称“德艺双馨”的奇才。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傅应嘉赴福州参加武科省试,荣膺武举人第二名,实现多年美好的愿望,声誉传遍八闽大地。朝廷量才录用,授把总之职,是总兵属下的军官。此后,应嘉在抗倭战斗中屡立奇功,成为名闻全国的抗倭英雄。正可谓:“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烂土里有刺”这句俗语从明朝至今一直在泉州民间流传着。

晋江古地名(泉州古语烂土内有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