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

3、遵守幼儿园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常规培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日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虽然我们大人都叫“常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任务、目标,相信在幼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可以轻松达成小目标的!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的小目标都是什么吧!

幼儿园小朋友的励志计划(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七个小目标)(1)

幼儿园中班常规

一、来园常规

1、愉快来园,能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并向家长告别。

2、学会将脱下的衣物,叠放、挂放在指定位置。

3、主动参加晨间户外晨练活动或室内各种活动,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整理玩具或物品。

4、学习做值日生工作。

二、饮水常规

1、认清自己的水杯标志,用自己的水杯喝水。

2、会自己接水:眼睛看着水杯,左手握杯把,右手开关水龙头,杯子对准流水。水要开的稍小些,接的水要多半杯,不要太满也不要过少,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3、不喝生水,不玩水,不浪费水。知道口渴时喝水,愿意定时饮水,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三、如厕常规

1、有便意及时上厕所,不憋便,不因贪玩便湿裤子。

2、文明如厕,站在厕所便池边再脱裤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内,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如厕后及时整理好衣裤,学会冲便。

3、逐步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4、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幼儿如厕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台阶,小心滑倒。

四、区域常规

1、知道班级各区域名称及玩具,活动材料的名称。

2、能遵守区域规则,玩具,学具,能轻拿轻放,爱护和正确使用游戏材料。与同伴友好玩耍,会轮流协商玩,愿意与同伴分享游戏材料。会整理归类玩具。

3、学习有目地的参与区域活动内容,按自己的意愿自选活动区的材料及伙伴。能按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和工具。

4、能基本掌握各活动区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5、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准备。

五、户外体育活动

1、愿意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活动中能克服困难进行锻炼。

2、愿意学习体育运动活动中走,跑,跳,爬,攀岩,钻等的基本技能,动作协调,灵活。

3、能列对动作协调地与同伴集体做操,能跟音乐节奏,能认真并坚持做操。

4、活动前在教师提醒下会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有没有穿好。

5、能按节拍及动作要领做操。做操有节奏,动作到位,协调有力,能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位。

6、会选择不同体育器械活动,能够掌握器械的基本玩法和使用方法,尝试新玩法。

7、在活动中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老师指定范围内活动,不互相拥挤,不做危险动作,玩体育器械能注意安全。

8、活动过累,身体过冷,身体不适及时告诉老师。

9、会与成人收拾活动器械和体育活动玩具。

10、不争抢体育器械,同伴间能友好相处,互相谦让,合作游戏,活动结束时能收拾玩具。

六、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

1、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饱满,有活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愉快并感兴趣地进行感知和操作。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性强,能与同伴互相学习,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同伴。姿势大方,吐字清楚,声音适中。

3、在活动中能够专注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谈话,善于表达,乐于交流,较熟练地运用材料进行操作。

4、对学习,探索活动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善于克服困难,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倾听,表达,轮流,协商,合作,分享和守规则等行为习惯,发言时先举手,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

5、掌握正确的坐姿,站姿,举手,握笔,看书,写字姿势。

七、离园活动

1、能参加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进行简单安静的桌面操作活动。

2、在老师的提醒下,家长来接时能收好自己的东西,摆放好自己的小椅子。

3、愉快离园,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4、能向家长简单交流自己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幼儿园小朋友的励志计划(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七个小目标)(2)

幼儿园大班常规

一、来园常规

1、衣着整洁,按要求带齐当日自己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按时来园,主动热情的向老师及小朋友问好,有礼貌的与家长告别。

2、独立地脱下外套等衣物,整齐挂放,挂放在指定位置。

3、自由,主动地参与到晨间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去,活动结束后整理好玩具或物品。

4、主动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二、饮水常规

1、会自己接水:左手握杯把,右手开关水龙头,杯子对准流水。水要开的稍小些,接的水不要太满也不要过少,不洒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2、愿意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口渴时会自己主动喝水。

3、激烈运动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

三、如厕常规

1、会正确如厕,会撕取适当的卫生纸,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

2、文明如厕,站在厕所便池边再脱裤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内,解便时不弄湿自己和同伴的衣裤,便后会整理好衣裤,及时冲便。

3、不在厕所逗留玩耍。

四、区域活动

1、能与教师、同伴协商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能按规则开展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协商、交流、谦让,并能分享游戏材料和经验。

2、能按自己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游戏内容、材料、同伴、角色、场地等,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有始有终地在活动区完成某一项工作。

3、参与幼儿园区域的设置,参与收集材料及材料的投放,参与修补材料等参与性的活动。

4、能创造性的开展区域活动,自发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自己制作玩具用于游戏。创造性的使用材料。

5、能听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活动区材料归放整齐。

五、户外体育活动

1、能用多种运动器械创造性的开展体育活动,能与同伴协同运动,努力克服困难,有坚持性。

2、在户外活动前能主动检查自己的服装,鞋子是否穿好,有无安全隐患,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围巾、手套等,夏季出汗时不要及时脱外衣,要学会自己擦汗。

3、能在教师引导下自制幷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器械操,韵律操的活动,做操时能在队形队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听音乐节奏、精神饱满、动作到位的与同伴集体做操。

4、能掌握多种运动中的安全保护技能和方法。如"大型器械上不打闹、不推

挤;游戏奔跑、跳绳时会避让,不做危险动作,不用器械与同伴打闹等。

5、对气候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6、尝试探索多种方法走蛇形步、俯卧撑、快速跑等综合体育活动,探索几种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

7、爱护体育器械。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收拾整理活动器械和体育活动玩具。

六、教学活动

1、能在活动中精神饱满,对活动感兴趣,专注性强,思维活跃,有活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且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2、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性强,能跟随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问题思路较清晰,解答较完整,互动深入有效。

3、在活动中专注倾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思考判断,能熟练运用材料进行操作,能运用多种方式和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并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4、在活动中对学习、探索活动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善于克服困难,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倾听、表达、轮流、协商、合作、分享和守规则等行为习惯,发言时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站起来回答问题。能遵守集体规则。

5、养成良好地坐姿、站姿、看书、握笔、举手及整理学具的习惯,能自觉学习,不影响他人。

七、离园常规

1、能自选离园前的游戏活动,进行简单安静的桌面操作活动。

2、家长来接时能主动收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玩具等,摆放好自己的小椅子,并能将所玩区域材料摆放整齐。

3、能主动整理好自己的衣着和仪表,将回家需携带的学习、生活用品归放好带回家。

4、愉快离园,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5、能向家长交流自己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并能向家长讲清楚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幼儿园小朋友的励志计划(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七个小目标)(3)

《爱上幼儿园》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

为此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幼师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里我们先讲几个集体活动的常规:

1、集体活动常规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备因素,因此我们要求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集体活动常规还包括幼儿要顺应集体里的指令。集体里的指令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集体活动常规。

3、集体活动常规还有语言常规、操作常规等等,认真地倾听,大胆地表达都是培养语言常规的基本方法。操作常规包括教师提供的一切学具和游戏材料,知道正确的运用和保管。

4、集体活动常规需要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逐步培养。

5、任何事情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引导孩子逐步从依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达到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做到从他律走向自律。

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是两个样。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的内容在幼儿园会主动去做,回到家里却被成人取而代之。幼儿园应尽量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常规培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