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天气微凉,但成都轨道各TOD在建项目现场,机器不停运转,工人火力全开,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成都轨道TOD所有在建项目的38个施工标段已开足马力,加快建设中。

成都再添轨道(拼经济搞建设成都轨道在建项目再刷新)(1)

不止是成都轨道TOD项目建设“动”了起来,轨道在建线路建设同样按下“加速键”,轨道交通资阳线和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迎来新进展。

从在建项目抢工期快一点、再快一点,到千方百计确保项目建设高品质……成都轨道集团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奋力向前的干劲与闯劲更足,全力推进轨道营城,匠造幸福美好生活。

加大投入 奋力把工期抢回来

位于东部新区的三岔TOD项目早在9月12日便恢复施工生产,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由于天气比较凉爽,我们合理调整了每天的作业时间,同时增加了作业人数,努力把工期抢回来。”三岔TOD项目工程负责人张宇介绍,目前共有1600余名建设者投入到三岔TOD项目,全力推进项目一期四、五号地块精装外立面施工,同时,项目二期、西南交大城市轨道学院主体结构施工也在加快,确保年内实现地下室正负零的目标。

成都再添轨道(拼经济搞建设成都轨道在建项目再刷新)(2)

工程车轰鸣作响、建设者来回穿梭……这是近期复工以来郫都区梓潼宫TOD项目建设现场的火热景象。

“15日下午2点左右,最早的一批物资材料运抵现场后,我们便立即开始转运、分发、安装,后续各类物资和人员也开始分批进场,可以说在第一时间就实现了复工复产。”李茂森表示,15日上午,项目组还对文明施工、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施工机具、劳动保护、疫情防控等进行全面、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给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截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二次装饰、土方支护等施工均在加紧推进中,力争10月底前完成相关地块首批次楼栋封顶。

“我们要求各在建TOD项目要想方设法增加投入、提升效率、确保安全、注重品质,为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轨道城市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共有7600余名建设者正在38个TOD项目标段同时作业,轨道城市集团也派出多个工作组分赴项目一线进行督导,确保成都轨道TOD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精细管理 确保项目建设高品质

在马厂坝TOD项目现场,A地块安全网格员周师傅正在检查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脚手架搭建情况。“抢工期也要保品质,我的任务就是要确保网格内所有建筑都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仅在马厂坝TOD项目建设现场,就有超过20名安全网格员分布在不同点位,严格督促项目安全生产和标准化作业。

安全网格员的职责还不止如此。周师傅介绍,在项目闭环管理期间,他要负责传达生产、防疫等管理要求,监督本小组人员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复工复产后,他的工作重心又转回到施工现场,这样的网格化管理,也是成都轨道TOD为提升项目品质所开展的创新举措。

成都再添轨道(拼经济搞建设成都轨道在建项目再刷新)(3)

“这两天工程任务很紧张,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一定要落实好安全措施和工程施工质量,这关系到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最终呈现效果。”位于双凤桥TOD项目4号地块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项目工程负责人马波不敢有一丝马虎,不停对参建单位叮嘱着。

该项目为成都轨道TOD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今年要实现封顶。尽管受到疫情和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丝毫没有动摇项目管理团队按期完工的决心。“为确保建设进度和品质,项目成立了攻坚专班,全力保证人力、材料、机具供应,同时运用‘BIM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将项目建设透明化、实时化,实现既建得快,又建得好。”马波介绍。

“我们通过周检、月检、第三方飞检等多种形式,时刻把控项目进度和品质,也希望给广大市民和客户呈现优秀的TOD作品。”轨道城市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质高效 轨道在建线路进展刷新

为确保高质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建设公司全力以赴,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截至9月19日,在建工点数248个工点,下井盾构79台,参建人数共计32000余人。

在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每日一检” 等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守住门、管好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9月15日,轨道交通资阳线完成多项节点工程:上跨纵二路悬灌连续梁实现合龙,预制梁累计生产500榀,D桥20孔现浇梁浇筑完成。

此外,轨道交通资阳线共7座车站,已全部封顶;两座暗挖隧道均已贯通;地下段车站附属共22处,已完成9处;临空车辆段运转楼、物资总库已封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都再添轨道(拼经济搞建设成都轨道在建项目再刷新)(4)

另一边,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同样迎来新进展。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沙河源站~新桥站区间右线盾构第173环掘进完成,顺利通过该区段“下穿府河”这一特别危大风险源。

为防范化解施工风险,建设公司通过加大盾构机刀具尺寸、增强刀盘、螺旋机耐磨设计等方式来降低盾构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磨损。同时,掘进过程中优化渣土改良,严控出渣量和注浆量,同步采用中盾注泥弥补盾体壁后空隙,为右线盾构顺利下穿府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