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牛顿的生活年代(曾是学渣)(1)

今天是牛顿的生日,你知道吗?

他曾是妥妥的“学渣”一枚,

还曾因为讲不好课,只能努力埋头研究。

也曾沉迷于炼金术。

可这一切,都不妨碍他成为

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今天,我们来讲讲一些你不知道的牛顿的事。

艾萨克·牛顿爵士

安葬在这里,

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

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

慧星轨道与海洋的潮汐

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

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

对于自然、历史和《圣经》,

他是一个勤勉、敏锐而忠实的诠释者

他以自己的哲学证明了上帝的庄严

并在他的举止中表现了福音的纯朴

让人类欢呼

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

伟大的人类之光

——牛顿的墓志铭

爱因斯坦牛顿的生活年代(曾是学渣)(2)

谜一样的男人,迷人的男人

1643年的今天,牛顿诞生于乌尔索普的一个没落庄园里。刚出生的牛顿只有三磅重,相当于1.4千克。牛顿的母亲一度担心牛顿是否能存活,但牛顿不但活下来了,而且牛顿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这也充分说明,牛顿的确是浓缩的精华。

牛顿与父亲同名,因为在他出生前的三个月,父亲就被肺炎夺取了生命。为了纪念丈夫,牛顿的母亲汉娜给他起了与丈夫相同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12岁的时候,牛顿小学毕业进入格兰瑟姆中学读书。但牛顿性格孤僻,无朋少语,还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平平,因此在学校里被人看不起,经常遭人嘲笑。

即将14岁的时候,牛顿有了一个微妙的转折,学校的一个高年级的小霸王无缘无故踢了牛顿肚子一脚。

这一下,牛顿像复苏的火山似的爆发了,他不顾一切反扑过去制服了这个高大男孩。最关键的是,这次打架唤醒了牛顿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开始用心钻研功课,并且进步之快令人惊讶不已。

牛顿的母亲也彻底明白了,牛顿这孩子生来就不是种田的。

1661年,牛顿进入了剑桥大学深造。在剑桥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的四年,牛顿几乎掌握了当时的全部自然科学及哲学知识。

牛顿遍读当时的科学及数学著作,并领悟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认为只有数学才是一项最严密的论证自然规律的工具。基于这种认识,牛顿对数学投入了大量精力。

老师曾经告诉牛顿,所有理所应当的事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必须用理论加以证明。这句话使牛顿一生受益。在以后的岁月里,严谨的治学精神也时刻体现在牛顿身上。他一生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在被验证为确凿无疑后才发表出来。

爱因斯坦牛顿的生活年代(曾是学渣)(3)

牛顿开创了一个时代

1665年6月,伦敦爆发了一场鼠疫,鼠疫肆虐的18个月是英国的一段灾难岁月,但在科学史上,却是一段辉煌时光。

期间,牛顿的各种令人惊叹的新思想以及无穷的创造力犹如泉水般涌现出来。微积分、光学理论、万有引力定律,所有这些伟大的思想都是在这段神奇而短暂的岁月中孕育出来的。正因如此,牛顿在家躲避鼠疫的18个月被称为改造世界的18个月。

1669年夏季,26岁的牛顿成了剑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数学教授。

最初担任教授时,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打算一睹天才教授的风采,但牛顿的讲课方式实在不值一提,以至于学生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来上课。尴尬的牛顿收起讲义,回到住所,开始继续埋头研究新事物。

牛顿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核心是:白色的光是通常的颜色,它是由折射率不同的光线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专注的学术研究和艰苦的争论的同时,牛顿还狂热地投入炼金术。他将可能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炼金术,甚至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根据牛顿研究者的估计,牛顿一生断断续续用于炼金术的时间加起来超过十年。从事炼金术成为伴随牛顿一生的一项与学术无关的活动。但其目的又是什么?

走上人生巅峰

1687年7月,44岁的牛顿登上了他人生的巅峰,他的里程碑式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付梓出版。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原理》一书构筑起一幅美轮美奂的宇宙运动图景,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为宇宙立法的人。

1696年,英国财政部聘请牛顿出任“皇家造币厂监督”这一重要职务。由于长期对炼金术的研究,牛顿对于工作得心应手,他使造币产量在短期内提高38倍,并只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国货币的更新,比预期的时间大为提前。就这样,牛顿升职了,他被提升为皇家造币局局长。

同年,已跻身政界的牛顿在12小时内解出了困扰欧洲数学家6个月的“最速降线问题”;74岁时,年迈的牛顿接受莱布尼兹的挑战,在一个晚上解出了找出单参数曲线族的正交轨道问题,并在《哲学汇刊》上匿名发表,惊得当时的数学家们目瞪口呆。

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在睡梦中安然逝去。伯努利评价牛顿:“看到雄狮的足迹,我就能辨认出他。”

(作者为中科院技物所博士生)

作者:郭玮宏

编辑:顾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