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立安徽大学成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叫国立安徽大学 浅谈国立安徽大学的发展演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为什么叫国立安徽大学 浅谈国立安徽大学的发展演变

为什么叫国立安徽大学 浅谈国立安徽大学的发展演变

一、国立安徽大学成立

1946年1月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恢复重建安徽大学,改省立为国立。重建后的安徽大学直属教育部,即国立安徽大学。并组建国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朱光潜、陶因、高一涵、叶云龙、杨亮功、章益、刘真如、张忠道、汪少伦、程演生、刘英士、王培仁为筹备委员,朱光潜任筹备委员会主任,陶因任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1946年4月2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杭立武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会议室主持召开国立安徽大学筹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由国立安徽大学接收应用原省立安徽大学的校舍财产。

1946年7月,国立安徽大学筹委会决定,学校由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组成。法学院设有政治系、经济系和法律系。理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农学院设有森林学系和农艺学系。文学院设有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和哲学教育系。时有“理学院仪器设备之完善,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

1946年9月2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第13147号训令,任命陶因为国立安徽大学校长。学校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经费由教育部负责拨发,人事由教育部任免。

1946年11月11日,国立安徽大学在学校礼堂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陶因校长作题为《本大学创立经过》的报告,指出“本校扼长江的中下游,交通便利,将来求学的青年,当不止限于安徽一省,这个办得好,一班青年闻风而至,办不好,则前途不堪设想”,他告诫在场的学生,“来读书,要养成刻苦耐劳的精神,要认定读书的目的是为着国家,为着民族。为着个人读书是愈读愈穷的,要想从读书来发财,那便是背道而驰”。

二、搬迁芜湖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庆,进驻国立安大时,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并有一批学生参加解放军。

1949年9月9日,鉴于国立安徽大学被淹后损失严重,继续在原址办学存在诸多困难,华东局文教部与南京高教处决定将国立安徽大学迁至芜湖,与省立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1949年12月5日,国立安徽大学与在芜湖的安徽学院合并,取消学院制,实行系科制。共设文艺系(包括中文组、外语组、艺术组)、历史系、教育系、法律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农艺系、园艺系、森林系、土木系等系科。

省立安徽学院成立于1939年,时为安徽临时政治学院。1942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设国文、英语、数学、教育、史地5科,学制3年。1943年9月,在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学院,有中文、外语、数学、史地、政经、法律6系及银行、艺术、师范3个专修科。1944年,师范专修科扩充为师范部。1946年7月,安徽学院迁至芜湖,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并入,教育科改为教育系。皖南分院并入前设有农林、土木、机械3系和银行、会计2个专修科。

三、院系调整及建制撤销

(一)院系调整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始于1951年年底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则和计划,其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明确主要发展工学院,尤其是单科性专门学院。调整的方式是根据苏联大学的模式,取消大学中的学院,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科,或建立专门学院,或合并到已有的同类学院中去。调整的原则是高等学校的内容和形式,按大学、专门学院及专科学校分别调整充实。

1950年-1953年,安徽大学经历了三次院系调整。

第一次调整在1950年,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指示,安徽大学的土木系、艺术系调往南京大学。9月14日,许杰教授代表安徽大学与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潘菽教授共同签署《安徽大学土木、艺术两系并入南京大学协议书》。

第二次调整在1952年,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安徽大学的经济系调往复旦大学,园艺系调往浙江农学院,法律系调往华东政法学院。与此同时,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南京大学桑蚕专修科、金陵大学桑蚕专修科调往安徽大学。由皖北师范专科学校、皖南师范专科学校以及巢县黄麓师范专修科合并成立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调并到安徽大学,成立安徽大学师范学院。经过此次调整,安徽大学下设师范学院和农学院。

第三次调整在1953年,安徽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和历史系共4个系的三年级学生调给华东师范大学。同时,调入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此次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系科专业和师资力量没有大的变动。

(二)建制撤销

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不久,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从芜湖迁至省会合肥。为了落实省委迁校工作的决定,安徽大学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并派出徐连成、朱世雄领导基建工作班子,到合肥开展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安徽省委为安徽大学选定的校址在合肥西郊(今安徽大学龙河校区),丘陵地带,距城约五华里,东接精神病医院,南临通往大蜀山烈士陵园的公路,北依六安公路紧接安徽医学院,西界大蜀山与六安公路的市政计划公路线与省文化干校毗邻,计有土地70余公顷(约1000余亩)。

1954年,政务院决定安徽大学师范、农学两院分别独立建院,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5个系,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8个专修科成立安徽师范学院,校址仍在芜湖。农学、林学等2个系,茶叶、桑蚕等2个专修科成立安徽农学院,迁往合肥。

1958年,安徽师范学院的中文、历史两系的学生和部分教师及外语科的全部师生迁往合肥,与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师范学院。物理系35名教师及二、三、四3个年级327名学生,以及学校秘书、基建部分管理干部和中文、外语、生物、化学、体育教研室的部分老师调至省会合肥,建设综合性大学。1969年,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并入安徽大学。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取消建制,迁回芜湖,回归安徽工农大学(1960年安徽师范学院改为皖南大学,1968年改为安徽工农大学)。

四、浅谈安徽大学校史溯源

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校史追溯至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是毫无争议的,均是嫡亲。现安徽大学的源流有三,一是源自国立安徽大学的物理系和外语系(合肥师范学院)及部分管理干部、老师。二是复旦大学部分师资和毕业生,如复旦大学生物系讲师金德荪,外语系教员姚企文,化学系讲师邓慧姑,数学系讲师许义生,体育系讲师蒋浩泉等,以及李世雄、刘永生、程慧霞、叶雅梅等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复旦大学援助的师资,为安徽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是从上海、南京等地延揽的人才。

实事求是的讲,现安徽大学与国立安大是有历史联系的,物理系、外语系都源自国立安徽大学,且外语系没有经过分拆,完整保留且延续到了现安徽大学。有血脉联系,但不是“嫡子”,那安徽大学为什么不能把校史溯源到复旦大学呢?一是他继承了国立安大的校名和综合性大学的性质,并且由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二是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属大学,承载了江淮人民的殷殷重托和殷切希望。三是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是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论继承顺序,安徽师范大学继承国立安徽大学5个系,芜湖校址及主要文档、印鉴等资料,排第一。安徽农业大学继承国立安徽大学4个系(科),排第二。安徽大学继承国立安徽大学2个系,居于末位。作为安大的毕业生,衷心希望三校能够借鉴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达成校史共识,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九校同庆的经验,妥善解决校史争议。携手共进,并肩前行,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理想,秉承“莘莘多士,跻兹上庠”的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早日跻身一流。

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