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地处东经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55千米。面积1881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0.91%,占榆林市总面积的4.31%。

包西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全县下辖9镇。全县总人口22.03万,农业人口有19.1万人,非农业人口1.93万人,(占总人口的9.2%),人口密度为112人/平方千米。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甘肃省榆林市清涧县: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1)

历史沿革

  • 东峰晴空:城东东山巅,昔建东岳庙,松柏林立。山路迂回,“雨霁天晴,畅人心目”。

  • 文昌春阳:文昌祠位于种公将台(今县医院内)之上,初建于明洪武年间。春阳下,祠台巍然,古柏参天,倍感奇丽。

  • 石台壁立:石台寺魁星楼高耸入云,砥临双水,为城南盛景。

  • 济桥霜天:普济桥在城南秀延河上。初冬寒霜,鸡声残月,游子登程,别有情味。今清涧大桥人来人往,盛况空前。

  • 钟冈皓月:清涧河西钟楼山,昔专人打钟,“以节晨昏”楼前秋霄夜朗,四望无遮,令人思绪万千。

  • 佛岩凉夏:钟楼山西北有观音阁,涧水萦下,炎夏清凉,故又称清凉岩。

  • 笔架远眺:笔架山在城西,状似笔架,清流下绕,绿林掩映,登临远望,顿觉眼见开阔,城内景致历历可数。上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白雪山、储汉元诸墓。为清涧县游览胜地。

  • 草场冬雪:城内草场山(寨山),种世衡曾于此储放粮草,东北城墙石包,陡绝险固,山顶平坦。“县治枕山,灵秀完聚”,玉雪盖地,冬景甚佳。今窑房密布,仅有气象站空地一方。

  • 官山奇耸:官山即九里山。其“万山旋绕,二水襟裾”,天然高耸,上筑烽火台,为历代兵家相争之地。西夏南侵,占据绥德,固守此寨,清涧安宁。

  • 无定洪涛:河口无定河“每遇山水涌涨,其流横截黄河,直冲山西右岸,黄河为之逆流;若有狂风,吼声如雷。后有商城遗址和东方水电站,为清涧旅游要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