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

《天使日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年春天的中国,有留下有逝去,有茫然无助,也有挺身而出。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最前线,是“最美逆行者”。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联合策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编辑的新书《天使日记》,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遴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生活随记196篇,记录“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平静却不平凡的瞬间,致敬2020年1月28日到2月28日这32个分秒必争的日与夜。

196篇感人至深的普通医护人员战疫日记,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细微感动,见证着这段特殊的历程,也记录下普通中国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缩影。他们大多数人没有专业写作经历,却用或朴实无华或真挚感人的文字,为我们记录了鲜活的历史,用生命书写了温情与大义,让我们记住了这群最可爱的人。

书中特别配以音频二维码,每天的日记都可以扫码即时收听,完全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原声呈现。他们的声音曾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的“天使日记”栏目中播出,这些声音还曾经被央视新闻、学习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APP、各地方电台进行转播,触达人数累计过亿,无数听众都被他们质朴的讲述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的普通话或许并不标准,甚至略带天南海北的口音,但正是这种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更让我们感受到面对这场“战疫”,所有白衣天使的坚守和努力。

我们借这本《天使日记》,向所有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斗过、奉献过的人们,致敬!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3)

2020年2月1日 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4)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5)

我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刘敏。今天是我来到武汉支援的第8天,也是和孩子分开的第8天,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儿子分开这么长时间。

记得第一次跟他分开是我刚来逸夫医院工作那会,他跟老人在乡下,我每周轮休时回去看他。第一次分开回去看他,他还在摇篮里睡觉,睁开眼看到我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的陌生,他竟然撇过头不理我。今天这样的一幕又上演了,儿子在视频的那头问:“妈妈你啥时候回来呀?你把怪兽打败了吗?我想你了。”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说:“儿子,妈妈今天刚打完怪兽回来,今天妈妈胜利而回,明天妈妈还要继续打怪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这时的儿子竟然转过身不愿再跟我视频,我心里那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我告诉他,只要妈妈把这边怪兽全打光,妈妈会尽快回去陪他的。

儿子你要加油,妈妈也加油,武汉加油!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6)

2020年2月9日武汉\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7)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8)

我是江苏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队员、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护士陆勇峰。今天是我来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支援的第11 天。

作为一名“95 后”男护士,我既有从未经历的紧张、疲惫,也有从未体会的温暖和感动。

走进病房,靠近门口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奶奶,她的女儿静静地坐在床边陪她。病房里只听见喘气声、心监声、点滴声。我轻轻地走到奶奶的身旁,掩了掩半落的被子,给她重新进行静脉穿刺。整个过程很顺利,她女儿不断地安慰着母亲。

当我出门时,她女儿的话语久久萦绕于脑海中。她是这么说的:“妈,等下打针你忍着点,医生们这么辛苦,我看见汗都滴下来了,感谢他们来武汉帮忙,我们也不能为他们添麻烦。”

听者有意,不知不觉,我眼角有些湿润。身上的隔离服阻挡病毒,却不能阻隔温暖的传递。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9)

2020年2月11日 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0)

我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的彭纷霞。上个星期三的晚上,从潮州市送过来的一个孩子,没有家属陪着,才两个月大,很可爱的一个宝宝。我们当班的护士在他的衣服里面发现了一张小纸条,是他妈妈留下来给我们的,上面写着小孩子有个小名叫坨坨。让我们一定要救救孩子,他还那么小,才两个月,都没有好好地看这个世界。她还表示相信我们,相信政府,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

我们每天都会发照片给他妈妈,他妈妈也会觉得很心安。其实一开始我也挺茫

然的,因为我们之前没有那么小的宝宝,很多东西都没有,包括小孩子的衣服。

我们要穿上防护服,还要带着护目镜,有时候护目镜上会起很多雾,完全看不清,甚至他拉的大便是什么颜色的,也不一定看得清,我们要通过拍照片来问同事。

他是个小宝宝,我抱他的时候,他会咳嗽,会打喷嚏。其实也不是说没有担心,但是我们都很想去抱抱他,因为他那么需要我们,他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替他的妈妈去抱抱他。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1)

2020年2月20日 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2)

我是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90后医生饶明月,平日的工作是进行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我们所管的病人都是危重症患者,只有每天去看看他们,我们才能放心。因家属不便来医院,我就把手机号留给每位家属,每天抽空跟家属保持一次电话联系,告知患者病情变化。每次家属跟我通完电话,都会如释重负地说:“饶医生,每天跟你通完电话就安心了,谢谢你,辛苦了。”

我们所管的几个四十七八岁的患者,来时都是双侧大白肺呼吸衰竭,治疗他们时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在我的眼里,他们或许是一家的顶梁柱,或许是全家的希望,他们像我们一样,背后都是整个家庭,所以我必须竭尽所能地让他们活下去!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3)

2020年2月22日 武汉 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4)

我叫苏航,河南省中医院的护士,今天是我进入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的第8天。

夜班的时候做晚操,我发现一位女患者在偷偷地哭泣,原来她爱人因患新冠肺炎病情加重了。而她儿子在另一个酒店的隔离点,要见他爸爸最后一面,自己偷偷地从隔离点跑出去了。我一边担心阿姨的情绪,一边又怕她儿子在外面干傻事,就通过微信劝导他返回隔离点。我和他说:“弟弟,你的妈妈还在方舱医院担心着你。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可以哭,但是请你保持理智。我们照顾着你妈妈,请你放心,也请你保护好自己。”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反复劝说,小伙子终于返回了隔离点。早上,传来个好消息,小伙子的爸爸已经脱离了危险,在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中医药里有味药叫金银花,它是抗病毒的中草药,我们也叫它忍冬,熬过寒冷的冬天,就是鲜花烂漫的春天。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5)

2020年1月30日晴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6)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7)

2020年1月30 日,农历正月初六,武汉又是一个大晴天。我是河南医疗队队员、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邢德盛。这是我到达武汉的第4 天,昨天开始进入病房隔离区,这里是真正的“火线”战场。

我和战友们四班轮换,中午12 点换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按照任务需要,今天我进入了新设病区,这里只有医务人员和病人,没有家属,没有陪护,患者的吃喝拉撒,病区的消毒保洁工作,都由我们来完成。

病房有一对老夫妻,说不清楚是谁感染谁,能够在这与世隔绝的病房里携手,等到治疗好了,也是一番记忆吧。

好多不知道是谁捐赠的东西,有方便面、牛奶,在病区里,我还看到了有不知名的人送到门口的奶茶,便条上写着“白衣小姐姐、小哥哥,加油”,便觉得我还能坚持。

结束工作回到驻地,拿出手机,果然又是一堆的电话信息,先给茜雅回了个电话报平安。我们原定的婚期在2 月,但眼下武汉需要我,治病救人要紧,我只有推迟把你娶回家了,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春暖花开,等我平安回来,娶你!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8)

2020年2月6日小雨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19)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0)

我是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二科的医生杨楠,今天是我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支援的第11天。

“这个病人等一下核酸结果,如果还是阴性,也可以出院了,这两天出院的病人会比较多,你们辛苦一下。”这是这两天病区主任最常交代我们的事。辛苦?一点都不辛苦。我现在最爱干的事,就是写出院病历!一份出院病历,记录着一个患者发病、诊治、愈后的全过程,记录着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抗疾病的全过程。

在隔离病房工作七八个小时出来后,感觉累得连吃饭的劲儿都没了,拿起手机,看到媳妇给我发来的一段视频,瞬间泪奔。视频里女儿朝着窗外喊:“爸爸,我想你了!”因为奶奶告诉她“那就是武汉的方向,你大声喊,爸爸就能听到”。

闺女,爸爸也想你!但为了你和更多的小朋友能在阳光下畅快地呼吸、快乐地玩耍,我和叔叔阿姨必须留下来打赢这场战“疫”!等我,等我,等我回去陪你慢慢长大!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1)

2020年2月28日 / 武汉 / 小雨

我是广东省第二批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郅敏。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支援满月的日子。

前天(2 月26 日),84 岁李奶奶和88岁冯爷爷这一对老夫妻同时出院了。其实最先收治时,我们并不知道老爷爷、老奶奶是一对伴侣,因为他们从急诊分两天送上来病区。老奶奶入院时高热39 度,神志模糊、呼吸急促伴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足70%,一度被告了病危,老爷爷病情相对稳定。

在全体队员努力下,老奶奶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这时候护士发现老爷爷常常地会不知去向,仔细找才发现举着吊瓶的老爷爷悄悄地走到老奶奶的床前,对还在昏睡中的老奶奶说话,鼓励着老奶奶。这时,我们才知道老爷爷和老奶奶是一家人。身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奶奶不喜欢我们喂食,有时候肆意地哭闹,像个孩子一样。每次老爷爷来,她总能多吃几口,目光也总是落在老爷爷身上。每晚老爷爷总会端着半盆热水去到老奶奶床旁,一边擦身,一边安慰着老伴。

老爷爷出院的时候说,疫情过后,要带着老奶奶出门去看樱花。这一天不会远了。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2)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3)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4)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5)

转载|商务合作|进入读者群

加时代君Time-weekly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6)

记录天使的故事(以鲜活真实的记录)(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