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右侧“深夜浅读”关注公众号

这是小浅2022年的第 97 篇文章,

正文共:3547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国庆假期已经余额不足,有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呢?

如果没有,那你一定要读读这篇文章。

一想到上班,你是不是倍感心累?每天疲惫不堪地处理工作,工作效率低,精神压力大,时间利用率不高,睡眠、饮食、情绪不佳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整个人都感受不到幸福?

不要怕。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每一条都遵从脑科学的原理,一定能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重拾人生幸福。

这些方法来自于《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这本书,作者桦泽紫苑是一名神经医学专家,从事脑科学研究已有15年,绝对权威可靠。

全书介绍了决定我们情绪和工作状态的7大脑内物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改进工作效率和提升人生幸福指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来书读一读。

我为大家整理了11条高效工作建议,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先分享6条。

01.

不要带着情绪工作,有情绪,先转换

不知道你是不是经常带着情绪工作,每个星期工作5天,总有那么3-4天不想去上班,每天上班的心情极差。

以前的我也是这样,但迫于生存压力,只能硬着头皮逼自己上。最后整个人都感到很痛苦,不仅工作效率极低,还越来越讨厌工作。

实际上,人在情绪不佳时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它是战斗或逃跑激素,它的分泌会造成人精神紧张,时间一长,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带着情绪去工作。

当情绪不佳时,先解决情绪,不妨尝试转换思维方式

也就是,找出自己不想工作的原因,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不好的方面:

比如,你不想上班,是因为工作中有不喜欢的人。可以转换成:

这正好是锻炼我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学会和讨厌的人一起工作是一门学问,学好它,任何人际交往场合都能用上。

同时,还可以尝试感恩来转换情绪

当你将负面情绪转换成挑战时,你的内心会恢复平静,大脑会将接下来的工作当做挑战分泌多巴胺,让你感到快乐。而当你表示出对工作的感激时,你的大脑甚至会分泌内啡肽,让你感到幸福。

人是感性动物,带着负面情绪工作是绝对做不好工作的。

我们学会转换心情,将负面情绪转换成为积极的情绪,刺激脑内物质的分泌,帮助我们高效工作。

02.

不要沉迷于立flag,要欺骗大脑去执行

新年伊始,许多人都会制定各种季度目标、年度目标,期待自己变得更好。可Flag没立几天,就开始懈怠,逐渐将目标抛诸脑后。

我们为什么这么爱制定目标呢?

因为在制定目标的那一刻,人就会产生一种目标实现的错觉,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

可目标的执行的过程却是困难重重,中间遭遇的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让人产生厌烦情绪,于是想要放弃。

我们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并巧妙地利用多巴胺的刺激来激励大脑去执行目标

其实,在制定目标时获得的快感说短暂的。目标实现后,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更多,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更持久,会激励着我们向更高、更难的目标去挑战。

这就是“多巴胺的奖赏机制”,它会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向前挑战,变得更好。

可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一步,就早早地放弃了。

我们不妨借助大脑的生理机制,让自己快乐地朝着目标奔进。可以按照书中介绍的要点,一步步地向目标靠近:

1)设定一个难度适中的小目标(里程碑)。目标不要过于远大,要能够落实。比如,你的目标是想出一本书,不妨先换成每个月写好10篇文章开始。

2)经常想象达成目标后的样子。也就是要敢于做梦,想象自己实现目标后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想象自己欢呼雀跃的样子,和家人一起庆祝的场景,甚至是媒体对自己的采访等等。光是想象梦想实现的样子,就能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3)对目标进行反复确认。人的积极性是会下降的,多巴胺也会随之下降,需要及时补给。不妨将目标写出来,贴在墙上,作为手机壁纸,放在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这样在动力不足时,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4)快乐地朝着目标去努力,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像体育明星“享受比赛”一样,快乐地学习和工作,工作的积极性会更高。

5)实现目标后,要及时奖励自己。奖赏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人都是贪婪地,得到奖赏后,会不自觉地想要更多。

6)一个目标达成后,马上设定下一个更高的新目标。我们的大脑喜欢挑战。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才能使人成长。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的目标就不止停留在大脑里,而是不断地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个人能获得成长,还会收获更宝贵的自信和幸福感。

03.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会休息的人

曾经我特别羡慕那些把工作当做玩,永不知疲惫的人,他们好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马达,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围着工作转。

可是,这本书的作者说,即使快乐地工作,也会产生精神压力。

作者曾经有一个朋友是加班狂,连续几天加班时家常便饭,即使周末也会主动加班。

作者劝他“周末应该好好放松,释放一下压力。”可他却说:“我太喜欢工作了,没有办法。因为工作很开心,所以我一点压力也没有。”后来,这位朋友得了抑郁症。

其实,精神紧张也是一种精神压力。人需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要合理安排休息,让自己从紧张中释放出来。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会休息的人,他们工作时拼劲全力,休息时充分享受生活: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周末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假日与朋友结伴出游。

因为他们懂得,过度工作会导致肾上腺素的分泌不足,特别是牺牲睡眠时间,会刺激皮质醇的分泌,器官得不到修复,免疫力会下降。

而工作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业余时间高质量地放松和玩乐,反而能增强人的活力和想象力,对工作有促进作用。

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和周末彻底放松,工作和生活实现了真正的平衡。

04.

不要抱怨,真的很伤身体

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怨,不管是发泄工作还是生活中的不满。

许多时候,同事聚在一起,喜欢说领导或其他同事的坏话;朋友聚在一起喜欢抱怨,总是喜欢发泄心中的不满。

这样的聚会不仅达不到消除压力、放松身心的目的,反而能带着怒气说话,会产生更多负面情绪,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造成精神压力

因此,尽量做到少抱怨,少生气,休息和放松的时候就谈论轻松愉快的话题,彻底放松身心,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投身生活。

05.

饥饿的时候,千万不要工作

以前上班时,总喜欢赶在下班之前将没做完的工作做完,经常饿着肚子加班1-2个小时,加班完后整个人的状态是非常糟糕的。

有些公司喜欢经常赶在快下班的点开会,原本是为了尽快结束会议,可是没想到会议通常会持续到很晚。

其实,饿着肚子加班是最低效的工作方式

因为空腹加班会造成两种不良状况:一是低血糖造成头脑不灵活;二是肾上腺素使人烦躁不安。

这两种不良影响同时发挥作用,工作效率肯定低。

人在饥饿时千万不要工作,先填报肚子,才有力气去工作

06.

上班族的你,一定要学会早起

早起后的2-3小时,是大脑最为清醒的时间,也被称为“黄金三小时”。如果将这个时间用来工作或是学习,不仅能多出一块时间去提升自我,而且还能以饱满的状态开启一天的工作。

可是,太多的上班族们,都浪费掉了这段宝贵时间。

他们一般7点起床,洗漱之后,匆匆忙忙地吃早餐,再挤上拥挤不堪的地铁,9点左右仓促地赶往公司。而上班来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工作,反而是先刷半个小时手机或者浏览新闻,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展工作。

早上7点到10点之间的“黄金三小时”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如果比平时早一个小时起床,我们的工作状态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就能赶上早班地铁,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再到公司楼下悠闲地吃早餐,提前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到下班时按时下班,一整天都是活力满满的。

让你更意想不到的是,在早高峰通勤,你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想象中的更大

科研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乘坐满员地铁的上班族”的心跳速度以及血压值要普遍高于“临战状态的战斗机飞行员”、“准备出击的特种部队战士”。

瑞典的科学家也曾对拥挤状况中的地铁乘客做过研究,结果发现,从中途车站挤上拥挤地铁的乘客比从起点站上车且有座位的乘客,尿液中的肾上腺素浓度更高。

这些研究都表明,人在拥挤的地铁中,会出现焦躁不安、易怒等精神状况,都与肾上腺素存在一定的关系。

如果能错过早高峰时段,就能避免拥挤的环境造成的精神压力

因此,建议上班族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对健康有益,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写在最后

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你早就听过无数遍了,甚至是人尽皆知的常识?

越是常识,越要引起重视

我们都说,听过许多的道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问题不出在道理上,而在人的认知上。

如果我们能懂得每一个常识背后的原理,重视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就会认真地执行起来,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丝改变。


关于社群

小浅发起了一个学习交流群——“小浅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精进”。这个社群目前一直运营良好,学习交流氛围浓厚。

可是,却也掺杂了一些不良广告营销的朋友,污染了社群氛围。为提高社群进入门槛,也为筛选真正爱学习、愿意成长的优质朋友,本社群仅限审核通过加入

社群福利:每日读书、写作和成长干货的分享,以及读书笔记、文章拆解、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PS:这个社群我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去运营,但每天会用心去真诚分享。我希望它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交流社群,大家一起互相激励,互相交流读书、写作和自媒体,一起成长得更好!

最近发起的7天行动打卡,让大家摆脱了知而不行的困境,真正行动起来。

私信小浅,备注“入群”,即可加入。

-END-

邵小浅

一个专注读书、写作和个人成长2年,热爱生活,坚定阅读改变命运的85后,只写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愿意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身边的某个角落。

杨绛先生曾说:许多年轻人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阅读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想要通过阅读获得成长,想要通过阅读提升认知,想要高质量的思考的人,请关注我吧。

如果你觉得受到启发,请点在看

上班该有的工作态度(不妨参考这6条建议)(1)

支持小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