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1)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2)

广汉。什邡、彭州等地对螃蟹的称谓

四川的广汉、什邡、彭州等地螃蟹的本地称谓正式拼音:ngá nga

螃蟹在各地有不同本地称谓,川东多称爬海,川西成都称盘海,成都北部的广汉、什邡、彭州等地的称谓没有字只有音:nga。拼读音符写为ηa。

而这个音的声母,又是念书时书上没有的,因为上学都是学的普通话。

这个声母就是ng,在四川话、湘方言和粤语等南方方言都有这个声母。具体的发音大家可以听听粤语歌曲《海阔天空》的第一句“今天我...”中“我”字发音。

也就是四川话“我、爱、藕”等的声母,有些了解广汉、什邡和彭州等地“螃蟹”称谓的,不知道这个声母的人,拼“e a” 的都有。

其实,广汉、什邡和彭州等地“螃蟹”的称谓拼音,就是ngá nga了。不会发这个音的可以用四川话“我 啊”像拼音那样拼在一起就行了。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3)

上图是《四川方言词典》中四川话另外一个发nga音的方言,也是没有确切的汉字。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4)

广汉。什邡、彭州等地对螃蟹称谓对应的汉字推测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5)

ngá nga对应的汉字,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螯】,螃蟹的钳子。

普通话读áo,按四川话拼读习惯则读ngáo,然后尾韵脱落,变成nga。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6)

展开介绍为啥四川人把螃蟹称为“盘海”或“爬海”

螃蟹,普通话音páng^xiè,四川话音pán^hǎi或pá^hǎi

一、先说蟹的音变。

蟹,今读音xiè。

古音中,今日很多ie韵的字都读ai,如四川话中的鞋读hai就是这么来的,其他比如 “街、解、界”三个字也分别念gāi、gǎi、gài,如:上街gāi,解gǎi放军,界gài线。

这个音在山西话中保留得也非常明显,如山西解州,当地说hài州。解州方言中的“鞋、蟹”也念hái、hài,对应的普通话音是xié、xiè。也就是说,两地读音在一定条件下有声母gkh-jqx、韵母ai-ie这种语音对应规律。

四川是个移民省份,现存的古蜀音相当一部分也是秦代前后移民融合的结果,四川话“鞋”读hai,个人大胆推测,和山西解州一样,古蜀音中,“蟹”也读hǎi(声调变化在四川话中常见)。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7)

二、螃,今读音páng,那么páng如何变成了pán?

这种变化,不属于极个别现象,而是较多出现在四川话中,很多语言学家也在专门研究。这种现象,称作“鼻音韵尾脱落的语音变异”【上图】。在四川话中,ing/eng的鼻音韵尾脱落是普遍现象,笔者未做详细考证,在这里大胆推测,螃páng变成pán属于ang韵母韵尾脱落的个别现象。

由此,螃páng变成pán,加上前面推测“蟹”读hǎi,盘海的音pán^hǎi音就出来了。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8)

三、螃蟹pán^hǎi变 盘海pán^hǎi

过去识字的人少,很多词汇只是停留在日常用语的口语中,加上“螃蟹”二字本身笔画也相当多,就讹用日常常用的“盘海”pán^hǎi代替了“螃蟹”pán^hǎi的书写。而螃蟹,普通话音páng^xiè,则是普通话推广以后才有的当代正确普通话读音了。

但在日常生活中,就像我们四川人仍把“鞋子”说成“孩子”一样,继续把“螃蟹”说“盘海”,不足为奇。

四、同理,盘海变爬海,则是韵尾的再一次脱落 pan>pa

川东以及重庆,称螃蟹为爬海。都江堰河西地区等,则称螃蟹为爬老海。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9)

喜欢这篇文章,你就留个言。点个赞,再分享转发

四川地名后缀(四川的广汉什邡)(10)

原创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