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小说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武功盖世义薄云天。但是一看正史和地图,就知道所谓过五关斩六将是不可能的,首先是路线不对,其次是古代战争并非大将单挑小兵围观,关羽轻车简从还带着两个“嫂子”去“攻城叫战”,绝无可能,五关守将只要关起门来不理他,他就哭晕在城下了。

过五关斩六将纯属子虚乌有,那么斩颜良诛文丑是不是真的呢?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在其中发现五个问题,而这五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问题都至少有两个答案,到底哪一个对,还请读者诸君参详。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1)

​为了便于分析,咱们今天将要大量引用《三国志》原文,并且要强调一点:咱们的根据不是小说《三国演义》,也不是“刘三刀威风八面”的电视剧,所以只请读过正史的读者诸君参与,经常拿小说当正史者请慎言——藏拙胜过丢丑。

关于到底有没有斩颜良,这不在五个问题之内,因为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需要讨论:“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三国志·卷三十六》”颜良为张辽所杀的观点,可以忽略,因为张辽并没有在白马之役后升官封侯:“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三国志·卷十七》”

关羽斩颜良确切无疑,但是关羽用的什么兵器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到底是青龙偃月刀还是马槊或者长矛?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答案一、关羽用的就是青龙偃月刀,因为很多地方都“出土”或者“发现”了青龙偃月刀实物。说汉朝没有马镫所以不可能有长柄大刀的说法其实并不成立,因为有岩画为证:阴山北麓达茂旗发现的距今两千多年的战马岩画,那上面是有马镫的。而且在汉朝以前,大斧、长戟都已经广泛应用,长柄砍杀横击重兵器不是没有,以汉朝尚武传统,给大号环首刀加个长柄,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2)

​答案二、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长矛或马槊,因为是“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青龙偃月刀虽然威武霸气,但是受长度限制,是不会用来突刺的。而且是史料讲究言简意赅,如果真是用刀斩首,直接写“斩其首还”就行了,不用画蛇添足先写刺于马下。

关羽斩颜良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羽为什么能够轻易刺杀颜良,颜良是被从马上刺下来,还是站在地上毫无防备地等关羽来刺。

答案一、关羽神勇无敌,战马如风,颜良毫无防备,措手不及,还没等做出反应,就被关羽解决掉了。

答案二、颜良误以为关羽是前来投奔的,还美滋滋地等着关羽下马解甲呢,没想到关羽是来要命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关羽“望”见颜良,说明两人距离不近,而且作为中军主将,是不可能站在两军阵前当箭靶子的——主将的职责是挥动令旗或鸣金击鼓指挥全军,而不是逞一夫之勇,万人敌指的是军事家而不是武术家。

更要命的一点,是关羽看见的是颜良的“麾盖”。所谓麾盖,就是中军主将才有的旗帜和车盖,也就是说,颜良很可能是坐在战车上指挥战斗的,这就给关羽的策马刺杀增加了难度。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3)

​关羽斩颜良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他是不是又再接再厉斩了文丑,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易中天先生也参加了争论。

答案一、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是“文丑确实是被关羽斩杀”,理由是“关羽此战之后就不辞而别”,兑现了“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的诺言。

答案二、文丑既不是被关羽斩杀,也不是被张辽斩杀,因为正史中没有张辽关羽斩杀文丑的记载,正史记载倒像在混战中被杀:“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三国志·卷一》”“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三国志·卷六》”

上面的正史记载,就引出了第四个问题:关羽到底知不知道刘备就在袁绍军中。

答案一、关羽不知道,否则他就不会斩杀颜良而把故主陷于危险境地了——颜良文丑是当世名将,曹操与部下开会,也研究过怎么对付颜良文丑。关羽当然知道斩杀颜良的后果:袁绍必然痛彻心脾之后暴跳如雷,喝令将刘备这个丧门星退出斩首。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4)

​以关羽跟刘备的关系,和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这种冒险的事情是绝不会干的:为曹操立功而害死刘备,这是一桩大大的亏本买卖。

答案二、关羽是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的,斩颜良既是向刘备通报自己身在曹营的消息,也是为了向袁绍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对曹操有所交代,一箭三雕。

说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也有正史依据:“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驻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这说明袁绍是敲锣打鼓把刘备迎接进自己的大本营的,而且迎接仪式进行了二百里,走路也要好几天。再加上接到袁谭汇报后,袁绍还传令沿途将官高接远迎好吃好喝好招待,这场面就像村长家办喜酒,村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作为袁绍的发小兼死敌,曹操做梦都会梦见袁绍吃喝拉撒,又怎么会对这么大的动静一无所知?尽人皆知的事情,关羽偏偏不知道,他也就不配被程昱称赞为“万人敌”,被刘晔称为蜀中“名将唯羽”了。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5)

​问题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接一个出现。不管关羽知不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曹操派关羽出战都是一个冒险,于是第五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曹操为什么肯让刚刚归降不久的关羽带兵出战?

答案一、曹操很狡猾,关羽很老实。关羽一心想报答曹操赐袍赠马之恩(正史记载为“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而曹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借关羽之刀(刀是一种比喻)斩颜良,然后再借袁绍之刀杀刘备,一石二鸟。

答案二、曹操和关羽是君子之交,有共同语言而且都重情重义。曹操给了关羽立功的机会,同时也相信关羽不会背信弃义临阵脱逃。事实证明曹操和关羽都和值得尊敬,这就是英雄惜英雄,所以关羽逃归刘备的时候,“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在注中也不能不赞叹:“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程出现五个问题)(6)

​相关史料展示完毕五个问题和十个答案也都摆出来了。剩下的事情交给读者诸君品评:一、关羽用的是长柄大刀还是长矛马槊?二、关羽斩颜良,是刺杀还是误杀?三、文丑到底死于谁手?四、关羽知不知道自己斩颜良会坑刘备?五、曹操为什么敢放飞关羽?

笔者抛砖引玉提出自己的看法:曹操让关羽斩颜良,以当世枭雄与盖世英豪之间的肝胆相照,关羽对曹操十分感激,曹操对关羽十分欣赏,如果不是造化弄人,让他们分属敌对阵营,那将是一段明君与名将相遇相知的传奇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