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有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父母吗?是否等到父母即将离开我们时,才感觉到父母对我们是如此珍贵?

著名青年学者毕啸南,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曾先后受邀前往台湾、日本、韩国进行演讲,曾任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点评嘉宾,财新传媒《财新时间》制片人、主持人。

毕啸南从上大学到博士毕业后,边求学边工作,与父母聚少离多,直到2015年冬天,父母因煤气中毒双双住院接受治疗,好在转危为安。这让毕啸南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就此离开,我有真正认识理解和报答过他们吗?于是就有了《在你们离开以前》。

人生最大教养是孝敬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1)

本书温暖动情、笑中含泪,通过不同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讲述了有关父母子女之间的深情碰撞,疑惑与遗憾,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的父母,去感受、去体会、去珍惜、去行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感受一下父母子女间温暖动情的故事。

一.深沉无私的爱

不管父母多难,都想把最好的给子女。

从出生到四五岁,这段时间是作者家里物质条件最匮乏的一段时间,为了给他解馋,毕妈每个周末都会带回来一小块热腾腾的猪肝,给他解馋,可这样也只能每周吃一次。

小毕每天跑到小贩那盯着看,老板就会切一块肉,说你先吃着,回头我找你妈妈要,就这样,他的母亲在下班的时候就会被人拦着要钱,次数多了,家里承受不了。毕爸劝毕妈不让作者赊肉吃,毕妈说:“别人家的孩子能吃,我的儿子也能。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我们没有办法,但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这个小故事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80年代初期,我们一家五口人仅靠父母每月几十元的工资过活,十分拮据。那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到新衣服,父母省吃俭用挤出点钱,也只是在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姐弟和奶奶置办一身新衣服。

天下的许多父母都是如此,他们对子女都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不管多苦多累,只要看到子女那灿烂的笑脸,所有的疲惫辛苦都会烟消云散。

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无私的爱,爱的深沉,爱的无声

二.不留遗憾

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离别前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演员颜丙燕在演艺事业风生水起之时,她的母亲被查出身患癌症,她几乎放弃了表演舞台,用整整八年的时光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

人生最大教养是孝敬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2)

颜丙燕父母的工作是三班倒,没办法,只能把她送到爷爷奶奶家,时间长了,与父母的感情生疏,11岁回到北京,又值叛逆期,与母亲矛盾激化,直到母亲马上要手术了,她才意识到,如果手术不成功,她就没有妈妈了,当时她好想让老天爷给她和母亲和解的机会。

于是,她默默的照顾了母亲八年。八年里,除了陪同母亲治疗外,一有机会,颜丙燕就逮着母亲聊天,聊她小时候的“壮举”,聊父母把她送回老家的不得已,聊各种能了解母亲的话题,化解了母女间的矛盾,离别时不留遗憾。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心甘情愿的为子女付出,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原谅他们的不完美,在父母离开的时候,作为子女就不会自责后悔留下遗憾。

三.爱的陪伴

用自己的方式来陪伴父母。

2015年冬天,作者的父母因煤气中毒,双双被送往医院抢救,猝不及防的坏消息让他慌乱不安,好在父母都转危为安。这件事让他开始思考:如果父母就此离去,我回报过什么?可曾真的认识和理解他们?

于是,他策划了只属于他们三人的生命艺术之旅。每年的春秋两季,他们都会去旅行,已经去了八次,期间,他们互拍照片、视频,给自己和对方写信,认识不同的朋友,这些都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陪伴父母其实很简单,这与你的能力大小金钱多少没有关系,重要的是陪伴。陪伴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人生最大教养是孝敬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3)

定期给父母通个视频电话,报个平安。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周末带孩子回家,一起吃顿饭,父母就会很感到很满足。

每个人都是带着父母的期许来到这个世界,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到每天接送上下学,再到成家立业,父母都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当子女像风筝一样慢慢远离父母,飞向远方的时候,父母的心却还是在孩子身上,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我们与父母终将会以告别结束,让我们珍惜时光吧,让它走的再慢一些,趁还来得及,让我们可以和父母更久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