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当树梢染上层层叠叠的翠绿、屋顶的倒影映入莲叶田田的池塘时,夏天,就开始了。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吃三样:护心平肝开胃

1

养心护心:腰果炒虾仁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心为阳脏,主阳气,阳气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负荷增加,所以夏季养心尤为重要。

腰果有补脑、补肾、健脾的功效。虾仁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能应对夏季食欲不振。除此之外杏仁、山核桃和花生也有助于保护心脏。

腰果炒虾仁的做法

材料:虾仁、腰果

将腰果以小火炒香,盛出。

入虾仁大火快炒,加入腰果翻炒,调味即可。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1)

2

平肝去火:苦瓜炒鸡蛋

夏天气温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人体肝功能的活动也逐渐活跃,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适当进食“苦”味食材,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当季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苦瓜炒鸡蛋的做法

食材:苦瓜、鸡蛋

将苦瓜切成薄片,焯水捞出,将鸡蛋入油锅炒熟,放入苦瓜翻炒即可。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2)

3

开胃消食:凉拌豆芽

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容易“苦夏”,出现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补充维生素,豆芽清热解毒,醒酒利尿;胡萝卜健脾消食,润肠通便,行气化滞;芹菜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此菜清热开胃,维生素丰富。

凉拌豆芽的做法

食材:豆芽、胡萝卜、芹菜、食盐、 味精、香油

将胡萝卜、芹菜分别切丝,将豆芽和切好的胡萝卜、芹菜焯水捞出。

将3种食材、味精、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3)

喝好三样,养胃健脾气

《黄帝内经》里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具有消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脾胃健旺时,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人才能气血旺盛、精神饱满。

当脾胃虚弱时,全身的脏器会受到影响,身体也无法得到滋养。所以立夏之后,更要注重营养的摄入,补水清热、祛湿生津,达到“养胃健脾”的目的。

1

喝“立夏汤”,补充营养

俗话说得好,“立夏一碗汤,医生不用帮。”

立夏之后,天气会在短期内变得炎热、潮湿,新陈代谢越加旺盛的同时,肠胃也因气候变化,无法及时消化吸收食物,造成营养缺乏。

这个时候,喝一些用莲子、百合、小枣等熬制,口味清淡、营养丰富的“立夏汤”。既可以生津止渴,又可以补充营养,可谓一举两得。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4)

2

喝“立夏茶”,补水清热

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

茶树在立夏时节会加速生长生,而茶农也因此加快摘茶的速度。因此,立夏这一天,人们习惯收集左右邻居家的茶叶,约上亲朋好友,一起烹饮“七家茶”。

因为茶叶有清火明目的功效,所以人们认为,在立夏喝“七家茶”,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消暑提神、避免“苦夏”。

3

喝“立夏羹”,祛湿补气

民间有一句俗语“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可能大家对这个立夏羹不是很熟悉,这里要解释一下,它是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立夏羹”,老一辈人讲,吃了这个,寓意着可以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5)

自古以来,立夏时节,民间都有吃“立夏羹”的习惯。这是因为,中医学上认为,随着天气愈发炎热,人体的腠理也会逐步开放。此时我们体内的阳气会发散出来,外面的湿热会趁机侵入。而用五谷和红枣、银耳这些东西熬成的“立夏羹”,不仅有祛湿补气的功能,还有“应时耕作、不忘农时”的寓意。

所以,立夏喝“立夏羹”,既是养胃护脾的食补妙方,又是传承农耕文明的仪式。

做好三样,养心立志气

夏季是“心”最为活跃的季节,所以,立夏养生,不仅注重养胃健脾、调节日常饮食,还要注重养心立志,调节我们的心态和作息。

1

保持好心态,以克“暑伤心”

立夏过后,越来越燥热的天气,会让人出现忧虑多思、易怒易躁等反应。所以,这时候,我们更应静心安神。

保持心境平和的同时,学会遇事冷处理、放宽心态,调节焦躁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多进行一些静心凝神活动,既能培养自我兴趣,还能练就平和心态。

今日立夏吃什么最好(明日立夏牢记吃3样)(6)

2

呵护心脏,睡会午觉

夏气通于心,立夏后,要注意养护心脏健康。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易汗出,“汗”为心之液,过度流汗,会损害心脏健康。所以,立夏之后,顺应天气变化,养生重点,在于养护心脏健康。

立夏之后,养护心脏,人体的生物钟,也要适当的调整。此后,要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中医讲,中午,是养护心脏的黄金时间。现代研究也表明,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午睡15-30分钟,可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病机会。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3

锻炼身体,以防“夏打盹”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立夏时节,人们会经常感到精神不济,出现四肢无力、疲劳犯困的现象。

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保持强健的体魄。而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尽量避免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在运动之后,多喝一些“立夏汤”来补充水分和营养。

来源: 约见名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