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后炼苗的措施和原因?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注意哪些环节(植物组织培养后炼苗的措施和原因)(1)

学生的问题:植物组织培养幼苗移栽到大田的时候,为什么要炼苗?如何炼苗?

植物由一种生长环境转到另一种差异较大的生长环境的适应过程,如引进一种植物先要对其进行炼苗,也就是驯化。

一、炼苗原因

试管苗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宜光照和温度及近乎100%的相对湿度相对优越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正常小苗有很大差异。

主要的炼苗障碍是湿度,试管苗叶片角质层不发达,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表皮毛。叶片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水孔,此外,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当将它们直接移栽到自然环境中,试管苗蒸腾作用极大,失水率很高,非常容易死亡。

二、炼苗措施

先是通过增加小环境湿度、减弱光照、降低温度等变化,然后逐渐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增加温度至自然状态。通过这样的湿度由高至低、光照由弱至强、温度由低至高的炼苗过程,使它们在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地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

需要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移栽后5-7天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接近培养瓶的条件。当5-7天后,发现小苗有生长趋势,可逐渐降低湿度,让小苗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

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宜的生根温度是18~20℃,温度过低使幼苗生长迟缓,或不易成活。温度过高蒸腾加强,水分平衡受破坏,以及菌类滋生等。光照管理上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后期用自然的强光照。

只要把水分平衡、适宜的介质、控制杂菌和适宜的光、温条件控制好,试管苗是很容易移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