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二、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八)、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八、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中考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1)

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H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 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 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 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 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 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 2H2O =2NaOH H2 ↑;2NaOH CuSO4 =Cu(OH)2 ↓ Na2SO4 。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3O2 ↑

20、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MnO2 O2↑

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K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2、加热氧化汞:2HgO

2Hg O2↑

23、锻烧石灰石:CaCO3 =CaO 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2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5H2O

26、锌和稀硫酸反应:Zn H2SO4 === ZnSO4 H2↑

2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H2SO4 === MgSO4 H2↑

28、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3H2SO4 === Al2(SO4)3 3H2↑

29、锌和稀盐酸反应:Zn 2HCl === ZnCl2 H2↑

30、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H2↑

3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6HCl === 2AlCl3 3H2↑(26-31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2HCl === FeCl2 H2↑

33、铁和稀硫酸反应:Fe H2SO4 === FeSO4 H2↑ (32-33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36、铁与硫酸铜反应:Fe CuSO4==Cu 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37、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 Zn==ZnSO4 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8、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Cu==Cu(NO3)2 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9、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4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 Cu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42、镁和氧化铜反应:Mg CuO Cu MgO

43、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 3H2 2Fe 3H2O

44、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C 高温 H2 CO十、置换反应

1、置换反应:(1)定义:一换一 (2)基本形式:A+BC=AC+B

酸与金属反应:Zn H2SO4==ZnSO4 H2↑ Fe H2SO4 ==FeSO4 H2↑ Mg 2HCl==MgCl2 H2↑

盐与金属反应:2Al 3CuSO4==Al2(SO4)3 3Cu CuSO4 Zn==ZnSO4 Cu

(1)金属单质 酸 -------- 盐 氢气 (置换反应)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十一、复分解反应

(1)定义:相互交换(正价与正价交换)

(2)基本形式:AB+CD=AD+CB

(3)实例:酸与碱反应:Ca(OH)2 2HCl==CaCl2 2H2O NaOH HCl==NaCl H2O 2NaOH H2SO4==Na2SO4 2H2O 酸与盐反应: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碱(可溶)与盐(可溶)反应:Ca(OH)2 Na2CO3==CaCO3↓ 2NaOH

盐(可溶)与盐(可溶)反应:CaCl2 Na2CO3==CaCO3↓ 2NaClNa2SO4 BaCl2==BaSO4↓ 2NaCl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满足下列任意一个条件(1)有水生成(2)有气体生(3)有沉淀生成

1、 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 6HCl==2FeCl3 3H2O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CuO H2SO4==CuSO4 H2O ZnO 2HNO3==Zn(NO3)3 H2O

2、 碱+酸→盐+H2O

Cu(OH)2 2HCl==CuCl2 2H2O Cu(OH)2 H2SO4==CuSO4 2H2O

NaOH HCl==NaCl H2O 2NaOH H2SO4==Na2SO4 2H2O

NaOH HNO3==NaNO3 H2O Mg(OH)2 2HNO3==Mg(NO3)2 2H2O

Ba(OH)2 H2SO4==BaSO4↓ 2H2O

3、 酸+盐→新盐+新酸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HCl AgNO3==AgCl↓ HNO3 H2SO4 BaCl2==BaSO4↓ 2HCl

Ba(NO3)2 H2SO4==BaSO4↓ 2HNO3 NaHCO3 HCl==NaCl H2O CO2↑

4、 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 AgNO3==AgCl↓ KNO3 NaCl AgNO3==AgCl↓ NaNO3

Na2SO4 BaCl2==BaSO4↓ 2NaCl BaCl2 2AgNO3==2AgCl↓ Ba(NO3)2

5、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 2NaOH==Cu(OH)2↓ Na2SO4 FeCl3 3NaOH==Fe(OH)3↓ 3NaCl

Ca(OH)2 Na2CO3==CaCO3↓ 2NaOH NaOH NH4Cl==NaCl NH3↑ H2O十二、其它反应

1、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 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 Ca(OH)2 ==CaSO3 H20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 Ca(OH)2 ==CaSO4 H20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CO2 ==== Na2CO3 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 SO2 ==== Na2SO3 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 SO3 ==== Na2SO4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 点燃 2CO2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 CO高温Fe 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 4CO高温3Fe 4CO2

13、光合作用:6CO2 6H2O光照C6H12O6 6O2

14、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 6O2 == 6CO2 6H2O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 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H2O === H2SO3 SO3 H2O === H2SO4

15、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注意: 碱性氧化物+水→碱

氧化钠溶于水:Na2O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H2O ==== Ba(OH)2

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2点燃 2NaCl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希望这篇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