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孙俪主演的古装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可谓红极一时。目前该剧已进入尾声,主角吴聘、沈星移等人已纷纷下线,但是剧中大boss贝勒爷和狗腿杜明礼还好好活着,让观众老爷们恨得牙根痒痒。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1)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到底这位神秘的贝勒爷究竟是谁,为何能只手遮天,连陕西巡抚赵白石都不是他的对手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虽然避开了具体的时间,但在人物的对话中,可以大致推算出故事发生的年代和时局。

首先,故事发生肯定在清朝末年。陕西机器织布局开工之际,赵白石演讲中,透露中国有马尾海战之耻。而后的剧情中又提到了康有为最著名的《新学伪经考》。加上早被曝出来的剧情背景,慈禧太后西逃之际,周莹被收为干女儿之说。

由此看出,《那年花开月正圆》主要故事情节应该发生在1883年中法战争开始,至1900年庚子国变,慈禧太后西逃期间。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2)

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而在剧中,这个贝勒爷,炮制军需案,使刑部官员诬陷吴蔚文,又指使湖南巡抚扣下沈星移的生丝,而赵白石连同他的老师,却拿他没办法。可见其权位显赫,绝非一般皇亲贵族可比。

清朝皇族最高爵位为和硕亲王,其次为郡王,再次为贝勒。在晚清时期的代表就是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

恭亲王奕䜣在1884年被慈禧太后罢免一切职务,逐出总理衙门和军机处。而醇亲王奕譞,身为光绪皇帝生父,为避嫌,一生小心谨慎伺候慈禧太后,除了筹银子修建颐和园,其他什么事都不敢做。坊间传闻他死后留下遗言: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可见醇亲王绝非“贝勒爷”那种贪财敛权之人。

而晚清另一位著名亲王庄亲王奕劻素来爱财,但不见得像“贝勒爷”那般心狠手辣。庄亲王掌管财政大权,主要收入是买官卖官,坐在家中,自有人送钱上门,没必要派杜明礼到陕西苦心经营。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3)

历史课本中的《辛丑条约》签约,奕劻出镜。

而且庄亲王治国才能虽无,但理财方面却颇为先觉。他将一生贪污受贿的积蓄全部存入洋人的汇丰银行,开创了裸官的先河。由此,庄亲王绝非剧中反对机器织布局,一味排外的贝勒爷。

而且,庄亲王与1872年同治皇帝大婚之时,被封为郡王。剧中的贝勒爷,在光绪年间方被封为郡王。由此可见,他的辈分较以上三位亲王为低,应该和光绪皇帝载湉同为载字辈。

载字辈最著名的当属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爱新觉罗·载沣。但这位晚清摄政王生于1883年,在陕西机器织布局成立后,吴家和沈家的一系列斗争中,只是个10余岁孩童,不可能遥控杜明礼等人在陕西掀起那么大风浪。

甲午战后,李鸿章等洋务派逐渐失势,而新崛起的维新派在戊戌年一番闹腾之后,被慈禧太后一锅端走。此后清廷保守派日益得势。而剧中贝勒爷的崛起也得益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当时崛起的保守派宗室贵胄有载漪、载澜、载勋等人。

在59集,杜明礼伪造手谕去找沈星移时透露,这位贝勒爷乃是皇帝堂兄,其福晋是慈禧太后亲侄女。由此,这位贝勒爷的身份基本就已揭晓,就是端郡王载漪。关于载漪的为人,清末大臣陈夔龙的评价他:少不读书,刚愎自用。愚而不学,骄盈特甚。与剧中贝勒爷的身份十分符合。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4)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载漪

除了依照以上两点推断,最重要的是,载漪之所以如此位高权重,在于他差一点就当上“太上皇”。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厌恶已极,1899年,慈禧下旨封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认同治皇帝为父,意图在元旦举行禅让典礼,废黜光绪帝。随后因荣禄等人及外国公使反对而作罢。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5)

《太极宗师》中,周比利饰演的端王载漪

但载漪并未死心,随后借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徐桐、刚毅等保守派官僚相勾结,纵容义和团势力涌入京师,挑起中外争端。而载漪本人不仅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鬼话,还在王府设立神坛,朝夕祭拜。

在战火一触即发之际,载漪更是恬然不知,竟然炮制一封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令,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帝。意在激起慈禧怒火,扶持自己儿子上位。

于是,局面终于不可收拾。怒火中烧的慈禧太后下诏向西方11国宣战,随后八国联军出兵占领北京。

电视剧之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周莹借迎驾之功重新翻身,而载漪父子被作为首祸诸臣被发配新疆。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现身(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贝勒爷究竟是谁)(6)

宣统时期,摄政王载沣

清政府积贫积弱,根本无力与列强一战。但载漪为一己之私,炮制虚假情报,盲目开战,《辛丑条约》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可谓是祸国首恶。

慈禧后来也不得不承认:“拳匪之乱,肇衅列邦……推究变端,载漪实为祸首”。

辛亥革命之后,载漪贫困交加,每月靠袁世凯接济200金度日,最后在1922年去世。他的儿子溥儁也是寄人篱下,受尽白眼。印证了那句“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