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老母亲的生活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

刚刚战胜了小娃的吃喝拉撒睡,攻下 “养育”难关的妈妈们,还来不及喘息,“教育”这一新的难题,又迫不及待地蹦到面前。

夜深人静时,老母亲常常深思,我到底希望孩子拥有什么能力?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

为了培养孩子们这些能力,我们往往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却忽视了一个近在咫尺的强大资源库——家门口的小区!

如果按照孩子的成长轨迹:家庭——小区——学校——社会;这个顺序来看,小区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活动场所。而儿童早教的目标,正是希望孩子们具有早期基础的社会化行为能力。

若父母能充分利用小区资源,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目标,大都可事半功倍。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2)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3)

小区,幼儿最佳户外活动场

医生总会建议,让孩子“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于是离家几步之遥的小区,因其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了家长们溜娃的首选之地。

儿子从满月起,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在小区里的身影。

小月龄的时候,给他一片脉络清晰的绿叶,或是一朵清新怡人的小花,他便会玩上许久。自然界中的一切,总能激起他无限的好奇和兴趣。

长大了,在小区的草地上,他学会了走路,蹦跳,到最后能愉快地跟小伙伴们一起奔跑,撒欢,玩耍。

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在同龄的孩子中,儿子各方面能力和发育,均属中上。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4)

但是在他两岁的时候,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肠胃病,治愈后体质下降了很多。我担心室外病毒多,大约两个月时间,都只让他在家里玩。

当我再带他去小区时,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特别警惕,只要有陌生人靠近,他就哇哇大哭。即使是原来认识的小朋友,他也不再肯搭理。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一旦被禁足在家,便会对封闭的环境和亲近的人,产生严重的依赖,拒绝外界的一切。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5)

当我意识到这个严重后果后,便又开始坚持带着儿子在小区里玩,让他重新学习融入社区环境。

歌德说过:“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他需要社会。

即使是幼儿,也请不要忽视他们的社交需要。近在咫尺的小区,无论自然还是人文环境,相对于复杂的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更优质的活动场所。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6)

小区,孩子优秀社交操练场

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社交达人嗯哼小朋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面,先聊天气的话题。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7)

在路上遇到熟人,第一时间打招呼。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8)

得到帮助时,他不忘说一句“谢谢”。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9)

当气氛尴尬时,不动声色地让小朋友下了台阶。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0)

节目里的嗯哼,彬彬有礼,亲切热情,很快就跟小伙伴们打成一片。他的言行,简直就是行走的幼儿社交教科书!

为什么小嗯哼会有如此出色的社交能力呢?

首先,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杜江和霍思燕一直都是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且,从这一对年轻父母的微博中,我们会发现,小区是他们一家三口经常光顾的地方。

电影《阿凡达》里有句话:如果你飞了第一次,你就永远可以再飞。

在小区里玩耍的孩子们只要掌握了初步社交的技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欢乐,便会更乐意与其他孩子逐步建立友谊。幼儿最初的社交技能,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1)

而且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交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天津圣安医院曾经接诊过只有三岁的抑郁症患者,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严重缺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公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了,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面对这令人心痛的数据,我们更应尽早让孩子学会融入社区生活,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表达自我,接纳他人。

这也将更有利于幼儿早期社会化行为的发展,远离抑郁的魔掌。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2)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3)

小区,混龄儿童游戏欢乐园

目前,公立的幼儿园,基本都是按孩子的年龄来划分班级和年级,所以孩子们的朋友,多是和他们一样大的儿童。

但是蒙台梭利很早就认为:“把人(孩子)根据年龄分隔开来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

因为混龄交往,更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更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儿童教儿童”的主张,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时,无论是对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大有裨益。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4)

而小区,正是混龄儿童游戏的欢乐园。

在小区里,我们总会看到一群有着年龄差的孩子聚在一起玩耍。大孩多是充当领导和指挥的角色,自信满满。小孩多是模仿和学习,也不亦乐乎。

这种自然状态下的游戏式学习,虽然学校不能提供,但是在家门口的小区里,就能轻松获得。

与其大费周章,专门送孩子去学习,不如好好利用小区资源,为孩子打开年龄障碍,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成长。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5)

如何利用小区资源

小区活动益处多多,可我们身为家长应该怎样具体利用呢?

✦鼓励孩子到小区里去,到小伙伴中去

让孩子每天都能有一段“小区时间”,鼓励其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中去。如果他比较内向,父母可以稍加帮助。

例如,一次儿子很想加入大孩子们的快递游戏,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可是大孩子们却不接受。

于是,我帮他用几张落叶折成“包裹”,问其他小朋友,“小弟弟这儿有个快递,谁能来送一下吗?

孩子们马上回应,“我来!我来!

很快,儿子被大家顺利接纳了。

让孩子多多尝试和学习,找到融入集体的切入点,而不是只停留在一旁,当个局外人。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6)

✦学会和别的孩子相处

孩子在小区中玩耍,与小伙伴之间的交流,不可能一帆风顺,家长的引导此时非常重要。

亲子绘本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方式。

我经常跟儿子一起看的这套《好朋友,一起成长吧!》,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可以让孩子们跟着小主人公学习,在遇到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

帮助他们分析情况,指出解决的方向,才能让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得到真实的提升。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7)

✦明确告诉孩子,小区里的安全隐患

小区环境相对安全,但仍有不少隐患存在。让孩子尽情玩耍的同时,也需要多方面关注,否则因此而受伤,便是得不偿失了。

请尽早告诉他们:

电梯不是玩具,需要有大人的陪伴才能乘坐;宠物很可爱,但是不要靠近,特别是没有牵绳的狗狗;在游乐设施中玩的时候,不可以推搡、拉扯;任何路口和拐弯处,经过的时候必须左右看看,确认没有往来车辆等等。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8)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人的成功只有20%靠的是技术,80%靠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说话技巧。

培养孩子的社交情商,无法一蹴而就,而是靠父母平日里的言传身教,和其他孩子的相处交流中点滴积累而来。

小区,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他们走出家门后,踏入的第一社会。在这里的喜怒哀乐,对于以后的人生风浪来说,都只是小打小闹。

但正是有了这样的锻炼机会,获得社交的基本技能,以后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中,才有从容应对的勇气和底气。

亲子早教乐园规划(你天天带孩子去的地方)(19)

作者:可小1,有颗赤子心,有些小迷糊,时而温暖,时而逗逼,关注亲子教育的伪文艺中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yuanyuan.xu@dadaabc。转载开白请到原公众号回复“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