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读懂教师

《小鸟》(雕塑) 孙鹏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多年前的那个“中”

作者:徐思源|教师

为你读师:陈勃霖|电视媒体人

一批毕业20多年的学生聚会,邀我参加。当年还是孩子,现在都是中年人了,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班里的趣事,讲毕业后的经历,欢声笑语不断。

一位男生笑着问我:“徐老师,还认识我吧?”我看着他,40出头的年纪,脸上已有些岁月的刻痕,不过脸型没变,能想起当年的那个小调皮。小时候的他很聪明,脑子反应快,上课爱插嘴,老师刚刚发问,他就会抢着说。有的老师很喜欢他的聪慧,也有的老师讨厌他的插嘴。他的毛病就是没有耐性,听课半小时就会开小差,常被老师批评。当两张脸重叠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禁心生感慨,岁月真是不饶人呢!我笑说:“当然认识,你可是班里的开心果。”他也不改当年的性情,调侃说笑很是兴奋。

他在医药行业工作,于是大家向他打听买药吃药的各种事情。谈着谈着,说到了企业改制。他说他的单位也改制了,个人档案竟然放在自己抽屉里呢。说到这里,他甚至有些得意:“翻翻小时候的成绩和老师的评语,蛮有意思的。”他对班主任说:“老师,您当年可是给了我一个‘中’啊,您还记得吗?”当年的班主任努力回想,似乎没印象了。“是啊,品德等第‘中’。”说着说着,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地僵住了,眼中闪出泪光,突然,他哭出了声,想要掩饰却止不住,头趴在桌上,哭声越来越大。

顿时全场震惊:怎么了?在嘀嘀咕咕开小会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不停地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大家都慌了神,纷纷围上去劝慰他。几个男同学拉着他,“哭什么,大男人呐!”“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不想了,不想了!”“这点小事,哭个啥!”同学们七嘴八舌。他带着哭腔说:“那可不是小事啊,你想想,‘品德中等’,有几个啊?等于‘品德差’啊!你们知道,看到那个红红的章,我受到多大刺激吗?”说着又伤心起来。

当年的班主任无比尴尬,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对我低声嘀咕:“我当年给过他‘中’?我怎么想不起来呢?”——是啊,她已经想不起来了,对她来说,这也许是很平常的,不会记在心里的一件小事,可对于一个学生,却有如此的影响,20多年以后,仍然难以走出阴影!

我当时大受震动,聚会回家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那情景还不时会显现在眼前:20多年前的一个品德等第,一位40出头的壮年男子,那止不住的伤心痛哭……那个场面让我难忘,也引我深思。教师的一次批评、一点赞美,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影响是多深远!

我曾听到过诸如老师的讽刺让学生难过一辈子的事;也亲见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师,学生就不愿叫一声“老师”的情景,这些都让我感慨不已。“老师”这个称呼,许多当教师的未必觉得有多神圣,但“老师”在学生眼里心中是神圣的,他们非常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

又过了好几年,我现在想的是,我们评价学生品德究竟有没有合理的依据?教师能不能仅仅因为学生的一些表现就轻易地给他们的品德打等第,贴标签?

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判可能只是一时的,可是学生对教育对教师的记忆却是永久的。如果把学生的性格问题误作为品格问题,势必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做道德评判,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应当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徐思源,不详。文章选自吴非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

老师评课常用评语结束语(老师的评语学生记了20年)(1)

读师嘉宾:

陈勃霖,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善说普通话,常年与话筒为伴;出过镜,上过舞台,还客串过老师。好读书,但驳杂不精;好音乐,但止步于爱好;好写文,但笔耕常辍。立志做一个有趣的人,热爱很多,梦想很多。央视科教频道《原来如此》栏目配音员、验证者。

读师人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没听过这句话的中国人怕是不多。而在最该“传道解惑”的年纪,我们“授业”,任由孩子们随意从这个泥沙俱下的成人世界里,抓取些什么塞进自己的小脑袋里,化作日后滋养三观的肥料,怕是现在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德育我们常说,却从未真正重视。而在现阶段看来,除去父母家庭,能担起这份责任的只有老师。

一直到成年后,有机会以师者的身份面对着一群孩子,才体会到教师二字的分量——孩子们不仅想从你这得到知识和技能,还本能地想你寻求生活的“道”,期盼你纾解他们的困惑。后来常想,如不是成长过程中,幸运地遇到了多位在升学压力和薪资微薄等种种困境下,仍想向学生传递一点什么的老师,难说自小敏感叛逆的我现在会走在哪一条路上。子曰,有教无类。他们在做的,或许才是师者最本真的模样:不评判学生,而是成就学生。文中那位班主任或许也不必过于自责,毕竟“评判”他人的伤害并不仅仅在学校里发生。

请您读师

《为你读师》是《河南教师》微信公众号倾力打造的一个诵读栏目。让我们"来这里,读懂教师"。

《为你读师》所选内容为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全篇或节选,与听众分享教育的智慧与自己的感动。您可根据自己的诵读风格,先选两三篇故事,待与编辑沟通商定后再录音。

1.诵读以“朋友你好,感谢您关注河南教师,我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xxx的《xxx》”开头。

2.只是读,不要朗诵;5分钟以内为好;要有配乐,剪辑好后交与编辑。

3.读师嘉宾提供个人简介及二三张照片。建议好的生活照,不建议艺术照。

4.请写二三百字的“读师人语”。可以谈个人做教师的或朗读的感受,写你有兴趣的、有个性化的文字,形式不拘一格。

5.请将所读作品的录音、文字、读师嘉宾个人照片及读师人语发hnjs05@126.com。

欢迎亲们把读到的感人的教育故事推荐给我们,我们请人来读。

往期推荐

2.学生跌进坑里,你会怎么办 王腾霄为你读师

3.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的见识一样 薛建峰为你读师

4.百岁老人眼中的好教育翟莹为你读师

5.为课爱到痴狂王钢为你读师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重要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著作权属《河南教师》公众号所有,媒体或公众号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为《河南教师》微信公众号(jiaoyushibao),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老师评课常用评语结束语(老师的评语学生记了20年)(2)

《河南教师》QQ交流群414506569

彼此信任实名入群 谢绝商家非诚勿扰

微信ID:jiaoyushibao

老师评课常用评语结束语(老师的评语学生记了20年)(3)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