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8月21日讯 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为何有的居民觉得家中天然气有股“臭味”?21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来到位于江夏的市天然气公司五里界门站,现场探访天然气“加臭”的全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厨房未使用有臭味咋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厨房未使用有臭味咋办(厨房每天用的东西为何要加臭味)

厨房未使用有臭味咋办

长江网8月21日讯 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为何有的居民觉得家中天然气有股“臭味”?21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来到位于江夏的市天然气公司五里界门站,现场探访天然气“加臭”的全过程。

市天然气五里界门站的加臭区。记者龚萍 摄

市天然气公司五里界门站站长陈念介绍,加入的“臭味”是一种名为“四氢噻吩”的气体,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有毒性。高压门站的配比大约为110万立方/日天然气之内,加入32公斤;通过高压、中压管网输送,直至抵达居民家中之后,含量大约为每立方米11毫克,浓度很低,不会造成危害。

据称,该“臭味”为可燃性气体,居民在家中正常使用天然气的情况下,“臭味”会随天然气同步燃烧殆尽,无残留;当居民家中或者中低压管网发生“漏气”情况时,该“臭味”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市天然气公司提醒市民,如果发现家中疑似出现天然气泄漏,应第一时间开窗透气,在远离气源的通风处,拨打市天然气的热线电话求助。

惰性气体辅助,将“臭味”注入储存罐

全程空气零接触,1吨“臭味”约1小时加完

工作人员正在拧开储存罐的注入口,准备注入“臭气”。 记者龚萍 摄

上午10时40分左右,一辆装载着“臭味”液体钢瓶的货车进入市天然气公司五里界高压门站“加臭区”。车上有个巨大的不锈钢钢瓶,装着大约1吨左右的“臭味”液体。

“加臭区”有两个约1吨容量的储存罐,用于存放液体状的“臭味”。储存罐的上方是液体注入口,“加臭”时会用扳手将接头拧开,外接管道进行注入。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首先取出一根“防静电线”,接入储存罐旁边的防静电杆,避免“臭味”注入过程之中因静电产生危险;接着取出另一根连接管,一头接上车上的不锈钢瓶,一头接上储存罐。记者见到,操作两个接头处的工作人员戴着护目镜。陈念说,一定浓度的四氢噻吩会有毒性,为了避免安装接头时液体不小心溅洒到眼睛,因此操作时必须带上护目镜。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液体,气味会久久难以消散,应立即用流水冲洗,或使用酒精等进行清洗去除。

确认两个接头完好,工作人员打开准备好的惰性气体——氮气气瓶,将气瓶连接管的另一端接入不锈钢罐,当气瓶启动时,车上的钢罐发出“嘶嘶”的微弱声音,即意味着不锈钢罐里边的“臭味”正在往储存罐里输送。

“1吨四氢噻吩全部注入储存罐,算上准备工作的时间,大约需要1个小时。”陈念说,这就好比人体“打点滴”,流速不能够太快,毕竟是可燃气体,正常均匀的流速能够确保“加臭”过程的安全。

“加臭”过程中,记者在现场能够闻到十分明显的“臭味”。原来,由于储存罐内“臭味”处于流动状态,空气会“热胀冷缩”,罐子上方有个小孔,可以缓解突然产生的大量气体,确保罐体安全,因此现场的气味远比居民家中更明显。

天然气“加臭”全自动

“臭味”液体一次囤足一个月的量

工作人员正在做“臭气”注入的准备工作。 记者龚萍 摄

大约1小时后,“臭味”液体全部注入储存罐之中,工作人员再重复上述步骤,将各个接口拧紧关闭。

现场有两个储存罐,一个用于储存,一个用于工作。

记者见到,正在工作中的储存罐,可以听到不停发出“咔嚓、咔嚓”声响。打开罐子左侧的一扇小门,几个压力表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自动“加臭”设备。

“通过声音,就可以知道机器正在自动运转,响一次,代表一定剂量的‘臭味’注入到高压管道之中。”设备自动运转,将“臭味”按照配比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天然气之中。

由于“臭味”液体是根据配比剂量注入高压管道,所以气站会备足一个月的用量,“臭味”每个月送一次,一次的储存量大约1吨左右。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武汉市天然气有三个高压门站会进行“加臭”,位于武汉市三环线附近,分别为军山站、五里界站、平安铺站。

“加臭的剂量根据每天的气量进行调整,冬季用气量大的时候,会增加剂量,确保居民家中用气安全。”陈念说道。(记者龚萍 通讯员苏守明 刘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