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八景到底是哪八景?他们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又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

东昌八景是:光岳晓晴、铁塔烟霏、仙阁云护、圣泉携雨、古甃铺琼、巢父遗牧、崇武连樯、绿云春曙。

八景,形态各异,风韵不同,有以建筑宏巍见称,有以景色壮丽溢美,有的神话流传史乘有徵,有的气象峥嵘,多姿多彩。明代东昌府志所载,有八景的胜迹描述,并有名人题咏。清宣统二年的县志城郭版图上面,约略标明原来八景名称与方位,至今这八景还保存两处,其余的多已残毁。


1.光岳晓晴

文/耿振军

光岳拔地起,古楼立苍穹。晓晴抚泰岱,暮沉摘繁星。

荡胸纳层碧,开窗揽数红。帝子下翠薇,神光锺绿瑛。

檐枒誉机巧,卯隼胜天工。台上建亭榭,楼内现莲井。

鲁班慨羡多,乾隆诗句穷。九州共奇志,万世筑太平!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1)

铁塔指护国隆兴寺塔,位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僧人募捐重立。

据传,这铁塔初建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墓塔,后砖塔因遭到破坏,人们为了报答正果寺仁安长老的大恩大德,又在原塔基础上铸造了这座铁质舍利宝塔。后人把它列为聊城的八景之一:铁塔烟霏。明嘉靖进士许东望有诗为证:绝顶摩云迥去雁,暮云倚树起鸣塘。争春惨淡烟光里,蜃气分明出海洋。


3.仙阁云护

文/耿振

万寿昊天阁,八仙享圣桌。平地起道场,飞檐建宫阙。

道观连乾坤,清风读日月。祥云护天庭,香烟满城郭。

出门沐皇恩,在家走龙蛇。春去饮甘霖,冬来踏瑞雪。

墙壁题龙虎,气势震山河,雄笔压天下,状元邓中岳!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2)

“仙阁”指万寿观的“昊天阁”。万寿观在今万寿观街,现海源阁宾馆西院墙外。万寿观是明代古建筑群,道家胜地,全部采用木构砖砌、双层楼台,飞檐斗拱、气势磅礴,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

万寿观已被列入古城改造与保护计划中。原聊城的名胜万寿观楼阁两壁上所书的“龙”“虎”二字系清康熙状元邓钟岳书,字高丈许,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昊天阁两层高楼,矗立碧空,据传“飞檐三重,摩云凌霄”,故称为“仙阁云护”。


4.古甃铺琼

文/耿振军

城西有古井,采石铺玉琼。清浆碧潺潺,波光绿莹莹。

根连黄河起,脉随运水通 。千年水长流,四时运不穷。

斗转星月移,人去水无声。往事犹历历,井壁苔茸茸。

甘洌崇德意,尚书爱民情。明月照古甃,清风溢长亭。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3)

这说的是一口古井内的瑰丽景象。古(音同“昼”,四声,意为“井壁”),即古井,传说该井位于东昌府衙西南(也有说西北)神霄宫内曾有“玉环 井”,位于一株海棠树下,有白玉石井栏,井底是白玉铺砌,井水清澈碧莹,一望即可见底。

井壁长满茸茸之青苔,与水中之晶莹琼玉相映。


5.巢父遗牧

文/耿振军

东方有高士,聊城筑巢居。尧帝数巡访,巢父多隐逸。

许由心不改,壮士志不移。放犊上游乎?洗耳颖水渠。

昔日牧羊处,今为膏腴地。上古留佳话,后人吊胜迹。

古墓紫烟照,坟头芳草萋。唯留清竹影,来去云无意。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4)

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曾隐居聊城。清嘉庆《东昌府志》载:“石晋陵城,开运二年河决王城毁,……曾在聊城一带放牧,尧以 天下让巢父,不受,死后葬于聊城”。

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尧从16岁开始为天子治理天下,86岁时因年老欲让贤给巢父,巢父不受。尧让位给许由,许由 拒绝后跑到颍水去洗耳,巢父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巢父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生活放牧的地方,修建了巢父墓。其墓旁传为当 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这一段地方古有巢父陵、洗耳池、卧牛坑、祭岁坪、尧王坟等古迹。


6.崇武连樯

文/耿振军

运河崇武渡,繁华誉清波。帆樯如林立,商贾似云过。

铁打小东关,银铸古东阿。江北一都会,漕挽之肘腋。

朝伴三竿眠,暮浴梵呗乐。日间装船舱,夜来观灯火。

铁塔听钟佛,会馆唱新歌。 清清运粮水,汩汩富四野。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5)

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重要口岸之一。位于今聊城东关闸口以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商聊城运河大码头商船也多停泊于此。

明清两代运河畅通时,聊城商贾云集,大码头一带,南来北往的漕船络绎不绝,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


7.绿云春曙

文/耿振军

西北有公亭,绿云具其名;得水伏神龙,依绿招鸾凤。

绿农通华山,南章送晚晴。古园绕水韵,匠心造胜景。

春来曙光照,夏去秋意浓。喜雪夜观竹,双桥夹玲珑。

幽阁布疏密,翠峰叠峥嵘。故景今安在? 江堤起楼亭!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6)

是五百年前的聊城胜景之一。依绿园坐落于聊城旧城区西北隅,北、西至城墙,南到道署街,东到市粮食局西墙,略作长方形,占地3.84公顷,为明、清两代官府花园,有亭名为“绿云楼”。

“绿云春曙”说的是五百年前聊城胜景,意思是在风光绚丽的春天早晨,登上绿云楼,凭栏眺望那景色美艳的晨曦,这时春光骀荡、曙气爽身,正当旭日 将出之际,蔚蓝的天空中,晓雾飘渺,紫蔼升腾、举目东望、东岳泰岱的峰峦层叠、若隐若现。四郊农野,翠浪丛簇;大运河中桅樯云集,俯瞰,万户栉比,景象万 千;胭脂似的朝霞照射着城河中碧波银帆,仿佛是用彩笔饱蘸姹紫嫣红的春晖,把东昌府古城描绘的分外妖娆。


8.圣泉携雨

文/耿振军

聊城有古庙,高阳颛顼冢。殿顶起龙脊,飞檐挎斗拱。

晨钟暮鼓飘,雕梁画栋映。香烟通四海,氤氲普众生。

墓旁有古井,碧水苔痕青。圣泉携甘霖,桃花笑春风。

古木立斜阳,暗香伴鹤影。圣迹今无存,空余幽幽梦。

聊城古八景是什么(涨知识聊城消失的)(7)

两千多年前的聊城,是在今治城西北十五里“聊古庙”。相传那地方有古代帝王颛顼的坟墓,在陵墓前曾有聊古庙,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山门巍峨, 翠柏浓蔽,有清代聊城状元邓钟岳写的“聊古庙”匾额。圣泉是颛顼陵墓前的一口古井,位于聊城东昌府区闫寺镇审李庄东、聊古庙遗址附近。井旁有碑,就是所称 胜景之一的“圣泉携雨”。

据记载,这圣水井“颇著灵异,逢亢旱祷雨、往往沛降甘霖”。据说古时山东瘟疫流行,死亡百姓不计其数,上天为救下界百姓而赐了这口井,百姓喝井水便可治瘟疫。瘟疫流行时,唯这儿的百姓不得瘟疫,就是因为喝了这井里的水。井如今已无,庙已荡然无迹。

文中诗词作者:耿振军 诗词来源:“山石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