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1)

茶化石的茶汤

01.“普洱熟茶”“老茶头”“茶化石”三者间的区别:

总体来说,普洱熟茶是总分类。

普洱熟茶:干茶外形肥壮厚实,色泽褐红油润有光泽;陈香浓郁扑鼻;滋味口感绵柔温润顺滑,醇香扑鼻喉韵悠长;茶性温和平衡协调。

老茶头:属于普洱熟茶的副产品。是在熟茶的加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块状物副产品。在熟茶的发酵过程中,茶叶中分泌出大量粘稠果胶,在发酵温度的作用下,果胶将一部分熟茶紧紧地黏在一起,形成了无法拆解开的块状物。这部分无法拆解开的块状物就被称为 “老茶头”。

茶化石:

● 从选料、发酵工艺、制作工艺、熏香工艺、等方面都与普洱熟茶、老茶头、完全不同。

选料:专门选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区大叶种古茶树,早春的晒青毛茶制作 “茶化石” ,每年的采摘时间不超过20天。

发酵:是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将传统普洱熟茶的一次性整体发酵,分解为3次的独立发酵。生产周期从原来的2个月左右,延长至1年左右。这种新工艺生产出来的 “茶化石”,颗粒比 “老茶头”更加致密紧实,圆润均匀,饱满乌亮;更加耐泡浓稠;汤色更加通透明亮;口感更加绵柔细腻温润顺滑。

熏香:要想得到有 “糯香” 的茶化石,还要进行一道熏香工艺。用西双版纳独有的糯香叶进行熏香,将淡雅质朴的糯米香与清新醇厚的茶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香气与口感。

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2)

茶化石

02.“茶化石”的冲泡:

备具:

首选紫砂壶组套、盖碗组套。

称茶:

“茶化石” 的外形呈不规则小颗粒状,用茶匙取出放入“电子克秤” 上的量杯中进行称量即可。一般情况下,以3~4人品饮,投茶量控制在6-10克左右即可。

温杯洁具:

用100℃沸水将所有茶具内外冲淋一遍。起到3个作用:沸水冲淋消毒杀菌;沸水冲淋提高杯温;沸水冲淋避免因冷热交替,产生温差,影响口感。

醒茶润茶:

用100℃的沸水 “醒茶润茶”。“茶化石” 的 “醒茶润茶” 与其它茶类有所不同,讲究"先慢后快"。"先慢"是指在 “醒茶润茶” 时,茶汤应该要在茶具中停留片刻后再倒去,停留时间在5~6秒左右为宜。"后快"是指在 “醒茶润茶” 后,开始正式冲泡时,就应该稍微快一点出汤,不宜形成闷泡,影响口感。采用 “定点注水” 或 “环绕注水” 的手法,平缓轻柔注水,进行 “醒茶润茶”。

冲泡:

以100℃沸水进行冲泡。采用 “定点注水” 或 “环绕注水” 的手法,平缓轻柔注水。水流要稳而连续,水线要细而均匀。待3~5秒左右后即可出汤分杯了。冲泡“茶化石” 的关键点:高水温、轻注水、快出汤、是泡好 “茶化石” 的关键点!

品饮:

“茶化石” 汤色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陈香糯香醇香三香深沉悠长;极耐泡能够持续20泡以上。当味道渐淡时,还可以用来煮饮,又别有一番风味。

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3)

茶化石

03.茶化石”的鉴别:

形与色

优质 “茶化石” 的形态

颗粒整体圆滑致密紧结密度大;表面无霉变、异味、灰尘杂质、等物。

优质 “茶化石” 的色泽

颗粒色泽呈乌亮油润、光泽无色差。

劣质 “茶化石” 的形态:

颗粒整体毛糙不精致不光滑不圆润,品质越差表面越毛糙;颗粒松散不紧结不致密。

劣质 “茶化石” 的色泽:

颗粒无光泽、不乌亮色杂。

嗅干茶:

优质 “茶化石” :

熟茶的醇香 陈香 淡淡的糯香,三香完美融为一体。

劣质 “茶化石” :

只有添加的浓重糯香味而没有茶味;有时会有杂味、异味、霉味、渥堆味。

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4)

茶化石

品茶汤:

优质 “茶化石” :

入口不苦不涩绵柔顺滑,醇香陈香糯香完美融合,汤感顺滑绵柔,喉韵温润绵糯中带有丝丝的甜味。

劣质 “茶化石” :

入口寡薄略有酸味,汤感水味重伴有其他杂味,添加的糯香味重而无茶味,品饮后还会出现喉部不适,麻刺锁喉等感觉。

耐泡度:

优质 “茶化石” :

冲泡次数约在20~30泡左右,茶底仍然密致紧结,没有明显的松散膨胀。耐泡度越高,越适合长期存储,存储时间越长品质越好越珍贵。

劣质 “茶化石” :

冲泡10泡左右,茶底开始明显松散膨胀,品质越差膨胀松散的越厉害。

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5)

老茶头

04.最后回顾一下:

❶ “茶化石” 与 “老茶头” 同属于普洱熟茶类。

❷ “茶化石” 从选料、发酵工艺、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与 “老茶头” 不同。

❸ “茶化石” 的鉴别,一看形与色,二嗅干茶,三品茶汤,四看耐泡度。

❹ “茶化石” 冲泡的关键点:高水温、轻柔平缓注水、快出汤不闷泡。

(感谢关注头条号:风轻云淡高山流水2900)

老熟茶的魅力最好的诠释(熟茶三剑客各具特色)(6)

茶化石茶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