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因发布最新研发的擎天柱人型机器人Optimus又成顶流,CEO马斯克认为Optimus想要解决其它机器人缺少大脑而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痛点,进而从基础上改变人类文明的方式,并突出其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尽管网友认为和波士顿动力相比还有差距,可并不妨碍特斯拉再次霸屏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诗句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诗句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

诗句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句

近日,特斯拉因发布最新研发的擎天柱人型机器人Optimus又成顶流,CEO马斯克认为Optimus想要解决其它机器人缺少大脑而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痛点,进而从基础上改变人类文明的方式,并突出其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尽管网友认为和波士顿动力相比还有差距,可并不妨碍特斯拉再次霸屏。

风口上的品牌使命

以油气为主要燃料的传统发展模式,让全球遭遇能源枯竭、自然反噬、可持续发展乏力等种种困境,逼迫人类在反思中寻找新能源、新发展模式,基于双碳理念构筑可持续发展新道路成全球共识,晚比亚迪5年的特斯拉也迎风而上,顺势成立。

从2003年成立之际,特斯拉坚守“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品牌使命,与比亚迪“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品牌使命相比较,前者聚焦全球市场,毫不掩饰宏大的商业版图,后者落脚于满足人类美好生活,前者享受改变过程,后者享受体验结果。与前辈乔布斯的“Think Different”有异曲同工之妙,特斯拉将品牌使命落实到了新能源产品自主研发、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每一个细节。

2008年,特斯拉推出了家族老大哥Roadster,同年底比亚迪也推出了F3DM,究竟那家是全球新能源车商业化的开山鼻祖还有争议,可并不妨碍开创新品类在全球刮起的新能源车旋风,并引得主要经济体和国家纷纷抢滩布局,与当年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可同日而语。

全球化的品牌运作

2019 李克强总理会见马斯克,望成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推动者,特斯拉在中国迎来品牌形象的高光时刻。当年开足马力生产的上海超级工厂,开始服务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并迅速跻身年产量百万俱乐部。

数据显示特斯拉2021全球销售93.6万辆,上海超级工厂交付48.41万辆,中国市场收入139.44亿美元,占全年的26%,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0%,同期销量和增长率超过国内巨头比亚迪,符合其一直强调规模重要性的宗旨。

目前,特斯拉六大工厂覆盖美、欧、亚三大洲,与比亚迪全球30多个工业园和六大洲的战略布局相比仍有差距。特斯拉以工厂为中心就近采购重型零部件,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而上海超级工厂的国产化率超过90%,车身全部零件汽车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身、内饰、中控都是中国制造,供应链名单中不乏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五矿资本等巨头身影。

特斯拉年度影响力报告从人员和文化、环境影响力、供应链、产品影响力四个维度对此阐述,公布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建有超过3500个超级充电站。2021 年全球应聘人数超过300万,实现了生产、销售、采购、员工、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全球化运营。

硅谷钢铁侠CEO

特斯拉以技术为底座,深耕新能源、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电池、太阳能等领域。CEO马斯克曾设想,未来的汽车一定要实现全自动驾驶,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收集大量的行车数据,利用算法进行机器学习。

2019年上海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二马对话,双方就AI、移民火星、教育等问题展开讨论。马斯克认为AI可以创造出比人更聪明的东西,对AI战胜取代人类、移民火星充满信心。双方还在技术和伦理是否要结合,技术对人类是辅助还是完全取代,技术是服务于少数人还是绝大多数等话题上犹如火星撞地球般的针锋相对。

抛开二马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马斯克信仰技术,通过技术上天入地的偏执和狂热可见一斑。马斯克还在Space X(航天航空)、Solar City(光伏发电)、Neuralink(星际互联网和脑机接口)、Modelπ(卫星手机)、Hyperloop(超级高铁)、Boring Company(高速地铁)、Open ai(人工智能)等多家公司担任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在福布斯公布的2022年度美国400富豪榜上,马斯克以251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一,硅谷钢铁侠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如此庞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研发投入、产出和商业化存在诸多未知风险,聚焦ICT赛道三十多年的华为任正非深有体会,他评价对真正的奇思妙想有可能在主航道上有科学合理成分的人,要宽容创新、宽容失败,但也担心作战面可能太宽,建议应该聚焦。

占据顶流的炼金术

具有三重国籍的马斯克经常占据媒体顶流,苹果发布新款iPhone 14系列,支持卫星通信功能,难免与SpaceX竞争,马斯克要亲自来插一脚。

话题除去常规的商业竞争,活色生香的家庭和私人生活外,对美国货币政策、联邦预算、电动汽车补贴法案等斥责为精神错乱。对大国政治领袖借题发挥、嘲讽、挑战也见诸媒体,甚至俄乌战争等政治外交事件也成为其蹭热点的信源。其话题之广泛、带节奏能力之强悍、蹭热点时机把握精准度,前辈比尔盖茨、乔布斯,同时代的库克、贝佐斯难以望其项背,国内竞争对手内敛温和技术范也不可同日而语,可谓前无古人。

曾因指责美国新冠肺炎居家隔离为法西斯主义,而被批评为缺乏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可当被问及中美关系时,平时侃侃而谈的马克斯在紧张二十秒后回答,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和平,相互尊重。被网友评为对祖国母亲和金主爸爸两不得罪,双商在线。马斯克在这二十秒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和挣扎不得而知,似乎股神巴菲特“从来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发国难财“的警示鬼魅般神奇附体,或者国内某科技巨头面子是给狗吃的至理名言瞬时醍醐灌顶。

最近因收购推特再占顶流,有媒体统计,十多年来,马斯克共发近2万条推特,平均每天发6条以上,内容涵盖表情包、SpaceX发射视频,还有对生活、爱情、移民火星、人口崩溃等话题的随机思考。该媒体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指出,犹如过山车般的情绪交替频繁明显,前一分钟,马斯克还乐于分享,积极互动,接下来,又对这个平台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爱恨纠葛让人眼花缭乱。

马斯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21年度风云人物,可美国民众用小丑、天才、贪婪、实业家、科技巨人、科技狂人、作秀、无赖、恶棍这些词来形容他,还原一个立体多面的马斯克的确很有难度。

马斯克曾对《滚石》杂志表示,从小就与孤独做斗争。其个人风格是否为中国超级工厂的灾难公关打下烙印,不得而知。因车顶维权事件被新华社和中央政法委点名批评后一段时间内,媒体和公众只能通过马斯克的推特和微博了解其最新动态。

目前,特斯拉与国内一干新能源车巨头竞争加剧,余承东更是豪言一年干翻特斯拉,春风得意的特斯拉遇上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的华为,能否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马斯克还会像以前一样赤膊上阵,打杀四方?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