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前些年,春晚舞台最期盼的节目,莫过于赵本山的小品了。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1)

因为赵本山曾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语录。

脑子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

没病走两圈

这些经典话语,让观众们记住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对比现在的小品,他更能让我们观众开心快乐。

赵本山出生在辽宁省北镇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和模仿,但在当时的农村环境下,这些才艺也只能成为他内心的梦想。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2)

年轻的赵本山还是十分秀气。

而后来他考入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校学习,到此开启了他表演之路。

在学校中,天赋异禀的他在学校内脱颖而出。

在学校中,成为一名文艺演员。开始接触相声、小品等文艺形式,并慢慢发掘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3)

1982年,赵本山主演的第一部作品《摔三弦》,该作品一经面世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也让他开始有了名气。

也正是后来遇到了人生贵人姜昆,引荐他登上了春晚舞台。

自此开启了他的春晚“头一号”的人生。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4)

而说起他饰演的小品,《卖拐》系列,也是赵本山最具代表之一。

小品通过夸张的表演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卖拐老头的形。赵本山在表演中巧妙的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等动作,将这个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并带火了搭档“伙夫”范伟。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5)

其实说起范伟,1995年,春晚舞台上,赵本山和范伟合作小品《牛大叔提干》。

当年的范伟戴着大框眼镜,穿着一身西装,一脸正派的形象,让观众记住了这个东北小伙子。

尤其是那句

扯淡,就是可这来的。

虽然当时他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主角还是赵本山。

好的包袱也基本都是赵本山在抖,所以大家对于范伟只能是有了印象,但并不深刻。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6)

而范伟也是因为后来的《卖拐》系列,才成名。

虽说和赵本山比还稍有逊色,但是观众也认可了范伟优秀的喜剧表演才华。而两人也成了一对黄金搭档。

其次,赵本山的女性搭档也要讲下。

高秀敏和宋丹丹。

这两个人对于他也是人生的重要人物。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7)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人成为当时春晚节目上最大亮点,同时也是黄金搭档。

他们在一起创作了演绎生涯中很多经典作品。

而他们最后一次合作的小品是《送水工》

这部作品也是高秀敏的在春晚舞台上的绝唱。自从高秀敏的离世,三人合作也戛然而止。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8)

而赵本山另外一个最强搭档就是宋丹丹。

他们一起创作了许多无法超越的经典作品。

《昨天今天明天》《下蛋公鸡》《火炬手》等等,小品中每一句台词,都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大笑。

而他为何能让我们观看后大笑,这就来源于赵本山把剧本中黑土白云的是设定为农村老夫妻俩的生活状态。

其实越贴近生活的故事,越能引发观众联想。也正是他们塑造的这两个人物。直到今天依旧能记起当时的情况。这才是喜剧该有的模样。

赵本山春晚分享(阔别十余年春晚舞台的赵本山)(9)

赵本山,作为一个演员。他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过。

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

是啊,忙碌一年的人们,最后一天,观看春晚的目的,也就是图一乐。其实我们作为观众,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而我们喜欢赵本山的原因,也正是他那单纯目的。 “就为了快乐!”

如果在欢笑之余还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那是锦上添花。

但看现在春晚的小品,已经没有那种感觉。更多的是教育意义。

其实我想说,我们只想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开开心心的过下去,而不是教育一年了,最后还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