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1)

长假的沉淀与提升

十一假期大家都去哪儿嗨皮了呢?

宅在家里、逛吃逛吃、还是旅行在路上?

无论哪种状态,想必都收获颇丰

然而,作为一名检察官

有一种开心是“国庆我值班”

还有一种旅行是“绝版风景在眼前”

看个电影都能犯“职业病”……

来看看这个十一长假西青检察干警的沉淀与提升吧!

良心与信仰—观电影《聚焦》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2)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3)

荣获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聚焦》取材于美国一起始于多年前、影响延续至今的重大真实事件——美国天主教会长期包庇神父性侵儿童。

聚焦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4)

由于天主教会在美国(特别是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波士顿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强,致使涉案的众多神父的丑行被长期掩盖,许多被害人因受性侵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杀。直到2001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的记者们开始对此事进行深度追踪发掘,波士顿地区乃至全美天主教会的这一重大丑闻才被逐步揭露。

对于这样一个震动人心的故事,导演麦卡锡却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拍摄手法,而是用极为冷静克制的叙述,让人们看到了一群新闻人不屈不挠探求真相的职业良心,也看到了人在坚守信仰时所面临的考验、困惑和坚持。

而这份对职业的良心、对信仰的追寻,同样是每个检察人时刻需要面对的问题。

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〡

文天祥《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对从事任何职业的人们而言,最难、最艰巨的任务,都是最能够检验职业良心的利器。

影片中,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和整个美国的强大影响力,使得记者们从决定揭露真相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遭遇重重困难。

部分被害人和证人的畏缩、教会势力对舆论和司法的干预、身边众多信教亲友的不理解和阻拦,这一切都贯穿于整部影片,自始至终伴随着这群新闻人;可想而知,在作为影片原型的真实事件中,这群新闻人遭遇的困境,只会更多、更重。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5)

作为检察人,看到这些,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共鸣,因为他们承受的这一切——来自各方的压力、亲友们的不理解,也正是每个检察人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时常承受的辛酸。

然而,剧中的新闻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共鸣,更是教诲。从努力寻找一个个勇于开口的被害人,到与关键证人和相关司法人员进行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恳切交谈,再到从浩如烟海的往年新闻报道、教区档案资料中,如捞针般挖掘每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他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教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竭尽全力”,也让我们深刻地反思自己。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涉及信仰文化的影片,《聚焦》在真实反映一群人恪守职业良心的同时,也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面临的考验与抉择。

“聚焦”小组的记者们和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民一样,从小成长在有着虔诚信仰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家乡的信仰文化,心中都怀着对这种文化所倡导的善与美的向往。

然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善良美好的信仰,被伪善之人无情地践踏、玷污了;许多邪恶之徒假借信仰的名义,残害无辜、满足私欲。这残酷的现实,一度让他们陷入困惑甚至动摇。

而同样的困惑,不也时常发生在检察人的工作与生活中?每个检察人想必都是抱着对公平正义的信仰踏上这条道路的,但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罪孽,却让我们多少次迷茫、彷徨,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6)

也许,影片中一位多年研究神父性侵问题的专业人士的肺腑之言,能够给困惑的我们以启示:“教会是人组成的机构,它总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但我们的信仰,却是永恒的。”

对于检察人而言,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社会,必然会有黑暗与邪恶,但永远不应忘记,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我们和整个人类对善良和美好、公平与正义的追求,都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 |西青区检察院张鑫慧

检察情怀的特辑(检察文艺范儿良心与信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