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上市公司内部消息处罚(上市公司的作假案)(1)

上市公司做假何时休

国企和民企各有独特的优势和盘剥其他投资者的公司结构,要大股东不做出形形色色非法或灰色领域的事情是很困难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指出,在中国1,400家上市公司中,至少100家公司财务造假是浮在水面上的。

这个造假比例并未被夸大,仅2005年,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就超过50家,公布重大会计差错的公司近90家,限期整改的公司超过30家,限期整改掏空上市公司的有20家。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证监会经常出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息养奸的监管态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欺诈情况十分严重。

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少中国上市公司欺诈舞弊的案例,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案例发人深省。例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2005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十大财务舞弊排行榜中,我们只提到过科龙电器一家上市公司。其它九大财务舞弊公司分别是银河科技、ST天一、秦丰农业、ST金荔、山东巨力、ST圣方、大冶特钢、天津磁卡和天香集团。

银河科技仅2003年度就虚增销售收入2.63亿元,隐瞒银行借款2.7亿元,其主要目的是掩盖大股东银河集团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与操纵股价。ST天一的造假特点是上市公司与下属分公司一起造假,涉及的每笔款项从几千万元、几百万元乃至几十万元不等,细水长流,最后加总却是巨大的造假金额。秦丰农业到2005年才承认,公司在2001年、2002年分别虚增利润6,157.62万元和6,187.11万元,将本应亏损的两个会计年度虚报为盈利。

泄露上市公司内部消息处罚(上市公司的作假案)(2)

中国的一些重大腐败案的爆发,都源于案犯的情人或前妻的举报。ST金荔就因董事长刘作超的前妻曝料,被揭发为了遮盖大股东金荔投资而占用上市公司巨款,2003年虚报收入13,107万元,虚增利润8,179万元;2004年1至10月虚报收入11,009万元,虚增利润7,270万元。董事、副总经理欧述安则因涉嫌挪用资金被捕。

国有企业山东巨力是首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欺诈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公司原董事长王清华和原财务副处长张传胜虚增1999年度利润约1.61亿元,骗取了配股资格,于2001年在深交所配售发行股票1,149万股,募集资金约1.59亿元。公司在2000-2002年三年总共虚增利润约1.25亿元,张传胜因此被刑事诉讼。

ST圣方的问题是包括西方圣方与石化集团等几大股东竞相瓜分上市公司资源,主要通过间接借款等形式占用资金高达11,416万元。ST圣方集团董事长个人也通过各种名义挪用公司款项1,060万元,审计师被追究刑事责任,董事长已被刑事拘留。

普华永道在大冶特钢2004年报审计中发现重大会计差错,通过追溯调整,公司2003年年末净资产由16.2亿元降为7.7亿元,每股净资产从3.612元降至1.719元,净资产缩水高达8.5亿元。更正前的2002年、2003年度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和0.25亿元,大信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更正后分别为-2.62亿元和-0.43亿元。如此性质恶劣的“误差”一定是人为的。但由于曾是中国首富的荣智健的中信泰富已斥资6.09亿元收购了大冶特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天津磁卡是一家屡次遭审计署和证监会调查的上市公司,但每次均能化险为夷。它曾在2000年、2001年进行财务造假遭受证监会处罚,到2005年10月又遭证监会调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认为,该公司有类似于银广夏的造假行为,但可能是公司的背景深厚,使得很容易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处理。

天香集团涉嫌通过一系列资金运作,关联公司利润,从而虚增投资收益,达到包装年报业绩的目的。有趣的是,网络上竟然曝光了公司财务总监孙全平向大股东华通集团董事长高扬瑜作出请示的原始手稿,也就是具体操作的资金运转路线:

“天香集团(往来)→天设(往来)→华德世纪(购房、店面)→新亚(往来)→某非关联企业(上海华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往来)→福州华通(出售应收账款)→天香公司”。

高扬瑜的签字批复意见是中国式的:“原则同意,请相关公司全力配合。”把幕后人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顺便一提,华通集团原来的控制者是资本市场上大名鼎鼎的“中经开”,中经开关闭后,转由高扬瑜成为最终控制人。

2006年2月,上交所终于谴责天香集团对外担保总额达3.2亿元,占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82%,但公司未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及时予以披露,也未经股东大会审议。还是轻描淡写吧。

到了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丑闻仍是接二连三。如原本拥有十几亿元资产在1997上市的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T江泥),近年来在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形下累计亏损1.3亿元,经江西省国资委调查,发现包括原总经理杨石根在内的65人在10年间涉嫌侵吞挥霍十多亿元的股市募集资金。

据查,杨石根先后包养了多名情妇,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是在与她们游山玩水中度过的,直到案发前两个月,他在公司报销的机票就达4万多元。为了方便杨石根等人玩乐,该公司专门在香港设立了办事处,8年来办事处未开展任何业务,但每年花费都在二、三十万港元上下。仅2003-2004年,杨石根就往返港澳达15次之多,最长一次停留了16天,几乎天天逍遥在灯红酒绿之中。

杨石根嗜酒成性,公司曾派专人从北京拉回整整一火车皮的京酒,放在公司总部和各生产基地供他享用。杨任职期间共收受贿赂110万元,收受礼金60余万元。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泄露上市公司内部消息处罚(上市公司的作假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