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实验可以进一步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备的基础物理知识。所以,我把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归纳题型、总结解法上,在培养、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现将近些年来的实验教学做法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是基础

实践需要有理论来指导。所以,在平时的物理实验教学中,针对基础年级所学内容,一定要加强物理实验常用器材的应用的理论知识传授。比如:面对高一新生,我加强了“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规范应用、数据(纸带)处理等的理论讲解;加强理论方法的指导,诸如“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及力F的关系”实验中的“平衡摩擦力”,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平衡和怎么平衡,“小车质量M远大于托盘及砝码总质量m”中的为什么,等等。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认真体验,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在物理课堂上做“思维体操”。

二、实验教学提高是根本

我通过参加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实验说课”、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高中实验高考备考研讨”等各种教研活动,加大教研力度,使实验教学全面开花结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艺术及组织实验的能力。2015年,我荣获“临朐县中小学实验教学活动”一等奖、“潍坊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二等奖;2014年3月、2015年8月、2018年3月3次在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教学策略研讨会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实验教学归纳是关键

当前,很多学生的困惑之一是考试中面对形式各样的实验题无从下手。于是,我帮学生们总结出解决各类实验的共同思路:由“实验目的、原理”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自由落体过程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见下图)。

通过这样的思维流程,便可将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主要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融会贯通、一网打尽,让学生们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物理实验素养,也提升他们运用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改进是提高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我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和同事们共商“一验多变、一验多连”的角度。如:在《自由落体过程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速度的测量可以改进为“光电门法”,使学生加深对“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方法的理解;验证自由落体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也可改进为“任意两个状态间的机械能守恒”,使学生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五、演示实验教学效果要加强

针对当前学生反映物理难、在选科中选学物理的人少之又少的现状,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建议所有物理教师重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都做到精心准备,预先试做,对少数实验进行改进、补充,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实验的成功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降低门槛,才能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不畏惧,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自然科学之王”的学习中去,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应不断改进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使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物理教师更要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实验教学,为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究与质疑的能力贡献力量。

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议(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管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