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建设全国小微金改试验区五年来,台州银保监分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监管理念,引导台州银行业保险业深化“做小微就是做未来、做保险就是做未来”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小微金融“台州模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济宁银保监监管形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济宁银保监监管形势(台州银保监分局)

济宁银保监监管形势

台州建设全国小微金改试验区五年来,台州银保监分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监管理念,引导台州银行业保险业深化“做小微就是做未来、做保险就是做未来”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小微金融“台州模式”。

“小金改也能做出大品牌,我们将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台州小微经验的复制推广,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力量下沉、资源下放,为企业解决问题出实招。”台州银保监分局局长曹光群说。

一企一策,

助力企业融入“双循环”

“我们做生意做了20多年,没贷过一分钱,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实在是有点扛不住。”在椒江一个小微园区,一家夫妻店很快获得了椒江农商行提供的200万元贷款。

今年以来,台州银保监分局陆续推出了银行保险助企十条、减费让利十条、外贸十条等专项政策,预计全年银行业保险业共计减费让利30亿元。

在全市上百个小微园区内,均已入驻了伙伴银行和伙伴保险公司,为园区内和周边的上万家相关企业提供“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方案。

同时,在全国率先落地的政策性银行转贷款已经成为台州金融服务的“金招牌”,一年来已为符合政策的企业发放贷款300多亿元,3年可为台州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近1000亿元的真金白银。

一企一策的金融服务还在不断升级。搭建和合信贷平台,调动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联合授信、联合会商、共担风险,为小微和中大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让银企沟通更畅通。目前,已为333家企业建立和合信贷专班。

为了让服务更加“零距离”,“线上 线下”融资监测对接服务模式双向发力。线下,通过银保合作大走访的形式,主动收集全市62万户市场主体需求,并给出服务解决方案;线上,台州市掌上数字金融平台在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基础上,正式入驻“浙里办”手机APP,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台州”建设为契机,提高办贷效率。台州银保监分局还在谋划“一图一码一平台”,精准绘出一张台州普惠金融地图,让台州金融生态能够更加的一目了然。

银保合作,

让金融活水惠及“三农”

台州银保监分局在深化小微金改的同时,通过“银行 保险”双轮驱动,打出“快、实、新、准”惠企利民金融政策组合拳,发挥1 1>2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供给充足有效,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保险综合改革中,推出了公共安全责任险、务工无忧险,为100万外来务工人员穿上“防护服”。之后,又推动多家保险公司,推出浙江省第一份防疫医护免费保单,为全市6.6万户的医护工作者安全保驾护航。

在社会治理中,银保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州银保监分局和气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省率先落地台风气象指数保险,创新10多种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与海事部门联手,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发挥资金融通的“手”,增强航运资金供给,系统发展航运企业综合保险;在“利奇马”台风中,各大保险机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个月内完成快速理赔超20亿元。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信用低的情况,保险机构积极发挥保险融资的增信作用,探索低收入农户、家庭农场等各种模式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全省率先落地“绿色保单生猪贷”,让农民过上旱涝保收的日子。一年来,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

此外,为积极参与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持续激发台州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的创新活力,不断巩固小微金融服务的领先优势、丰富“台州模式”内涵,台州银保监分局组织各银行保险机构设立“小微金改实验室”。目前,44家银行保险机构的62个项目在这里“孵化”。

银担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现在海外订单断崖式下跌,此前订单的尾款也难结,又出现这样的情况,想想都恼火,太气人了!”上半年,临海某外贸小微企业(政府联保平台参保企业)一笔价值4万美元的户外休闲定制用品货物在船舶即将到意大利港时,买家告知因疫情影响而拒收货物,该公司负责人非常气恼地联系中国信保台州办事处。

在中国信保台州保办事处协调下,意方客户得知中方企业为交易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后,中信保的海外公司会对欠款事项进行追偿,并影响企业信用记录,后与中方企业沟通协商并最终出具承诺书,希望先行提货,表示会尽快付清欠款。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台州银保监分局指导中国信保台州办事处与台州市9个县(市、区)搭建出口信用保险县域统保平台,由财政出资为重点民营、小微企业统一投保,全省率先实现县域统一投保。

同时,台州银保监分局在台州市掌上数字金融平台建立“双保”应急融资专区,推动银行与担保机构建立快速高效的批量化担保模式,发放应急贷款用于支付工资等刚性经营性支出及新增订单生产需求。今年,全市已发放信用贷款10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落实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稳”目标,有效避免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国家政策性、开放性金融的关心、关怀和关爱。

责任编辑:余彩虹

来源:中国台州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