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滁州市江淮分水岭椒岭风景线上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风情小镇,这里依山傍水景色怡人,高达65%的林木覆盖率尤如一块巨大“绿肺”,使之成为“天然氧吧”;数百年建镇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众多民间传统美食;这里位于合肥和南京两大都市圈核心区域,不出一小时车程,使之成为长三角游客的向往之地。近年来,全椒县石沛镇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紧盯生态定位,大力发展文旅和康养产业,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花色“撩人” 引来八方游客

人间醉四月,繁花似锦时。4月22日上午,全椒县首届月季花旅游文化节在石沛镇隆重举行,吸引了南京、合肥、滁州等周边城市数千名游客前来观赏。赏美景、看歌舞、品美食,这场综合性的文化盛宴让石沛镇成为关注的焦点。

八大镇恒大康养城全椒(全椒县石沛镇氧吧小镇)(1)

全椒县首届月季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在石沛镇举行。

“这里的月季花品种繁多,花色撩人,和朋友一起赏赏花真是春天里的一大享受!”来自南京的朱女士兴致勃勃地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说。在活动现场,花圃里盛开的月季花绚烂多彩,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他们纷纷掏出相机记录美好瞬间。交通便利的石沛镇,凭借花色“撩人”,成了长三角居民“五一”出游的热门景点。

“举办文化节并不单纯是一场赏花活动,而是涵盖了文化、慢生活、美食、亲子游玩等众多元素的文化盛典。”石沛镇宣传委员童荃说,季节性的文化节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和消费者,更可以为当地的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文化节活动期间,游客们除了赏花,还能品尝到当地美味的碧云湖鲜等美味。而对于文化爱好者来说,更能够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这些有助于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擦亮“椒岭风景线”旅游品牌。

据了解,本次以花为媒的文化节活动是全椒县2023年春季赏花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石沛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以自驾和乡村游为产品特色,让文旅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这种发展模式正在为这个“天然氧吧”注入新的生机。

石沛镇正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处处展现出文化活力和旅游品牌价值。

城郊“绿肺” 建设康养福地

“石沛镇是一座素有‘城郊绿肺、康养福地’之称的乡镇。这里山水相连,田林点缀其间,林木覆盖率高达65%,居全县之首,犹如一块天然‘绿肺’!”在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石沛镇党委书记史平忠看来,石沛镇是一个有着得天独厚生态优势的旅游胜地。

石沛镇是一座有着浓厚古韵的千年历史古镇,传说楚汉争霸时,沛公刘邦曾在此地一石桥小憩而得名。这里还是红色老区,留下了车毂尖、周家岗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遗址。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使这里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八大镇恒大康养城全椒(全椒县石沛镇氧吧小镇)(2)

游客在“月季花海”中留影。

“如此丰富的山湖风光和红色资源,如果不很好加以开发和利用,既是工作的懈怠,也对当地百姓不负责任。”史平忠对石沛镇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要发挥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优势,首先要推动旅游和文化、康养融合,并增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之路。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聚焦椒岭风景道、双石、卧龙湖、儒林圣境等山水资源,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推广“乡村游 “全域旅游 ”等新模式,通过各种宣传推广活动,向外展示美丽山水、丰富文化、独特风情,打造石沛的特色旅游品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休息日邀三五同伴,一道骑骑车,或者漫步在这天然氧吧,如世外桃源一般,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和谐美好。

乡村“振兴” 民居搬进画里

石沛镇西北部的黄栗树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庄。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环境宜人,空气清新,流水潺潺;一座座仿明清建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白墙黛瓦,绿树环合,美不胜收。美丽的黄栗树村已获得多项荣誉,包设和城市社区并无差别,村庄的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该镇实施“1 4 N”联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区域联村发展之路。以点带面,营造沿线新农村新形象。目前,石沛镇已建成11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和3个美丽乡村点。

八大镇恒大康养城全椒(全椒县石沛镇氧吧小镇)(3)

椒岭风景线上的石沛镇依山傍水,高达65%的林木覆盖率使之成为“天然氧吧”。沈果/摄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农村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融合发展。通过规划独具魅力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推进创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省级美丽乡村大鲁中心村完成道路、雨污分流等基础工程。沈塘潘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大季卧龙新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沈塘潘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联盟村被评为首届徽风皖韵美丽乡村。石沛镇、大季村分别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乡村振兴考核在全县一举夺魁。

除此之外,石沛镇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采取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成功打造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参与体验、康养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文创综合体。

产业“引擎” 带来勃勃生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和依靠。石沛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改造提质升级,走出了一条“荒山变青山、叶子变票子”的生态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八大镇恒大康养城全椒(全椒县石沛镇氧吧小镇)(4)

石沛古镇一角。

“市场一斤草莓20元,我们一颗草莓8元钱,网上还供不应求!”因姐姐生病致贫被迫返乡的大学生齐勇就走出一条成功创业之路。现在,他由原来带动少数村民就业,转变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6年,齐勇利用5万元扶贫贷款在自家承包地上自制简易大棚种植花卉,在镇政府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他的“南塘花坊”已发展至130亩,种植种类拓展到草莓、西瓜、猕猴桃等。他还注册了“南塘记忆”品牌,打造一个集花卉、盆栽、盆景、休闲垂钓、特色水果采摘、主题餐厅于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2022年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生态种植产业的发展,成为了驱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随着乡村振兴和产业深入发展,石沛镇开始出现了人才回流现象。1994年出生的“海归”青年马宇轩创办了雅绮自然营地,并形成了“农业旅游 农业种植 农业销售”的生态产业,成为当地政府重点旅游项目,为周边村民提供6000人次就业岗位。

“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立足生态产业,发展碧根果、茶叶和蓝莓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石沛镇镇长巫在东说,2022年,石沛镇8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0万元,其中大季、石沛2个村更是超过了100万元,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

如今的石沛镇,处处呈现着产业兴旺、蓬勃向阳、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景象。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通讯员 罗圣玲 马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