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1)

拘泥守成的帝王,“守不住大清的门”。 道光皇帝,1820-1850年继位,嘉庆皇帝的次子,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六个皇帝,道光皇帝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经典教育,从小立志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乾隆皇帝后期,清朝由盛转率,就在走下坡路了,道光皇帝目睹了乾隆时期的盛世,决心“事事效法祖宗,保持清朝鼎盛时代,”,一生恪守祖训的道光皇帝,却依然守不住大清的门,避免不了大清的悲剧。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2)

道光皇帝的一生,有人用“四个门”来描述,很恰当。

1 隆宗门之变。

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北方大灾,饿殍遍野而朝廷不加救助,一时怨声载道,人心不稳。在这种大环境下,百余名天理会教徒趁紫禁城防御空虚,在太监的引领下,攻入紫禁城,此时的道光面对乱局,沉着冷静,急忙赶往隆宗门应敌,道光勇敢无畏,连发数枪,击毙两人,在道光的组织下,这场乱局迅速被平息。 此时道光临危不惧的表现,赢得嘉庆皇帝赞赏。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道光接手的清朝,是个烂摊子。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3)

2 午门受俘。

1820,道光皇帝刚继位,接发生了张格尔的叛乱。道光皇帝两年时间里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严守祖训,恩威并重,用乾隆皇帝西北用兵的地图指示机宜,定叛乱,于1828年在午门献俘大典。

3 鸦片战争的大门。

1840年,大清朝面临新的威胁,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坚船利炮轰开了落后清王朝的大门,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悲惨屈辱史的开始。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4)

4 墓门之“慕”。

道光皇帝十分节约,大量宫女被放出宫,公主,皇子婚礼从简,皇后生日的大盛典的御宴上,一人一碗打卤面(不可思议吧)。 道光皇帝的陵墓从节俭出发,建造了一座小陵墓,这座陵墓由道光皇帝自己命名为“慕”,墓门上刻着“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充满着对祖先过去辉煌的无限仰慕,对帝国落魄的的惆怅。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5)

道光的一生,隆宗门之变,可以看出道光皇帝是个受过良好教育,优秀的皇子。

午门受俘表明道光皇帝恪守祖训,兢兢业业,恩威并重,用最终取得胜利。

鸦片战争的大门被打开,表明了道光皇帝根深蒂固的守业思想,墨守陈规的守成方法的彻底失败。

墓门之“慕”表明,面对江河日下的大清王朝,道光皇帝无力回天,只能唉声叹气,回忆过去的辉煌。 总之,道光皇帝是个恪守祖训,兢兢业业,勤俭节约的皇帝,面对社会形式急剧的变化,面对国家的新威胁,道光皇帝墨守成规,以守成的思想来守卫大清的国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6)

道光皇帝做了那么多事情,为什么说道光皇帝还不是称职的皇帝呢?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他当时可以说是骄傲自大,跟绝大多数人一样,还认为是天朝上国,对当时世界情况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第二,能力有限。道光皇帝处在世界新旧时代交替的时期,历史给他多么大的舞台呀!可是他没有把这台戏唱好,没有放眼看世界,没能带领中国改革走向强大,比咱们晚的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国之路,可是大清朝自道光皇帝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改变的机会,让人痛心!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7)

第三,禁烟不彻底,态度不坚决。虽然虎门硝烟大快人心!可是面对船坚炮利的英国侵略者,抵抗态度路坚决,而且还惩办林则徐,一再忍让侵略者,不断做出让步,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因循守旧选择咸丰作为接班人。这个是他死前最大的败笔,几次被咸丰给套路了,最终没有选择能力更强的奕䜣,而是选择了咸丰这个更加平庸的皇帝,最后造成了中国近代百年耻辱!


道光皇帝的事迹(拘泥守成的帝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