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7月17日,由重庆市巴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为期5天4夜的“童心向党·工匠精神巴渝行”中小学暑期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正式结营。

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什么是工匠精神)(1)

此次研学实践由一二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邀请巴南区七、八年级贫困生、留守儿童、困境学生共100名免费参与,活动围绕“工匠精神”开展研学实践教育。

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什么是工匠精神)(2)

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走进荣昌安陶小镇、大足石刻、红岩汽车凯恩制造厂、铜梁龙博物馆等地,完成对应的学习单,包括荣昌陶非遗文化“代言人”信息采集任务学习单、龙水刀具生产基地/红岩汽车重庆凯恩器械厂学习单等。活动需要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聆听讲解、观摩生产,拍摄企业文化的方式采集生产各类信息、掌握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安全制度等内容。

在研学第一天,同学们学习参观了荣昌陶博物馆,了解荣昌陶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用途以及陶和瓷的区别。各个小组通过参观学习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单,感受协作共进的工匠精神。

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什么是工匠精神)(3)

之后,学生们还走进大足石刻,了解石刻文化及石刻文化的形成、发展,理解石刻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意义,感悟石刻背后蕴含的工艺、精神、情感、意义品质、价值观,感受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高超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品质。

世界做课堂,旅途见成长。来自巴南区实验中学彭熙涵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研学的第四天我们去了水电职业学校和轨道交通。我们了解到了四公里的变轨,说实话我原来看到的时候以为那条路修错了,结果昨天看的才发现是变轨。昨天的作业是采访,我们要集齐十个‘加油’,其实在采访的时候我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绝,但是我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最后也集齐了十二个人。”

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什么是工匠精神)(4)

彭熙涵表示,研学也是在上课,让我们积累了社会实践的经验,也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龙洲湾中学彭蕊同学表示,在实践过程中,除了对知识的探索,也体会到对精神的追求。以前总以为工匠精神就是吃苦耐劳、坚强毅力,现在却明白,工匠精神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一种初心不改的传承,一种不断创新的追求。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实习生 金小鸥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