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兰溪畔的父辈

我的父辈来自木兰溪畔,那是49年的春天,莆田人的父亲被分配到泉州,于是开枝散叶在晋江岸边,于是我们兄弟几人就成了籍贯莆田的泉州人。

莆田红团朋友圈文案(莆田印象------红团)(1)

图源网络

父亲的语言天赋相当强,他一点家乡口音都没有,讲着非常流利的闽南话,当然,他的莆田话也是相当的正宗。而被接到泉州的奶奶,却是一辈子讲不来闽南话,却不妨碍她跟泉州人的任何交流,也就是奶奶的这一口莆田话,让我时刻记住我的祖上来自木兰溪畔。

当然,提醒我是一名莆田人后裔的不只是奶奶的口音,还有跟随者奶奶而来到泉州的莆田美食,奶奶炸一手上好的荔枝肉,会做炝肉炝蚝炝蛏焖豆腐,每次炝蚝起锅撒上的那一滴白醋,蚝鲜醋香会让人口水直流。而当老家来人,带来了兴化米粉、豆皮、红团等,那个南北洋平原所产的稻谷和黄豆,所制作出来的美味,更是味醇得让你嫌弃除此以外的食品。

二、来自老家的红团

我儿时的记忆离不了红团,家属大院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着共同理想而聚在一起的人们,天南地北的饮食掺杂在一起,我家的红团显得特别亮眼。奶奶虽然秉承了莆田人的节俭,但却是好客大方的,家有红团,都会分发给家属大院所有的人品尝。

而每当过年,老家就会捎来好多红团。在蒸笼里炊软的红团,奶奶和父亲母亲,吃着相当的满足,仿佛他们就在莆田;而我们,吃着相当的欢愉,只知美味,并不能知晓何为思乡。

红团是莆田人过年过节的必备食品,也是祭祀的必备贡品,更是走亲串友的必备礼品。

红团以糯米粉染红为皮,包裹着白色的糯米或绿色的绿豆为馅,皮薄馅多味甜,色泽鲜艳。红皮上印着福禄寿喜、财丁贵、双孩儿庆丰收等图案,喜庆吉祥。当我们切开一块糯米红团,你会发现红白泾渭分明,薄薄的红皮包裹着一粒粒亮晶晶紧挨在一起的糯米,让人大饱眼福和口福。

莆田红团朋友圈文案(莆田印象------红团)(2)

红团的用料实在普通至极,绿豆连去壳碾细都没有,但红团却有与众不同的味道,原因全在一片叶子上,每一个红团都是垫着一片剪成圆形的鸡蕉叶蒸制而成,鸡蕉叶所散发的特殊味道,让红团在人的味蕾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而就是这个特殊的鸡蕉叶味道,成了红团特有的印迹,它代表莆田,深深地刻在每一个漂泊在外的莆田人的记忆里,几代人都挥洒不去。

三、莆田后裔熟悉的味道

前几日,因事来到莆田,却勾起了儿时的馋虫,于是我到处找红团,莆田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我在高楼大厦边的菜市场里找寻这种带着儿时记忆的美食,很遗憾,莆田似乎离我很远,我怎么也找不着......

最后,还是女儿提醒我,找万能的某宝吧。很快,顺丰快递,我人还未到家,红团已经先行到达。

晚上,和女儿在品尝红团的时候,青春年少的美少女,居然对这种略显古老的食品感兴趣,咬一口:“咦?”女儿抬头疑惑地望着我:“这味道很熟悉耶。”

哈哈哈,想起女儿一周岁的时候,也曾随她姥姥在莆田居住过几个月,那时,姥姥经常说:小屁孩刚要学说话,窗外的小贩每天在喊:红团白糕。她学会的第一句话便是:红团白糕

莆田红团朋友圈文案(莆田印象------红团)(3)

白糕

莆田话特有的委婉细腻的腔调,小贩把“红团白糕”四个字拖成了鸟语戏腔,在孩童的嘴里,奶声奶气地叫喊得特别温暖特别好听------ 红 团 白 糕......

自此一别莆田,女儿二十年来未接触红团,今日一尝,竟是故物入嘴,分外熟悉分外亲切......

四、梦中的红团,故乡的印象

原来,红团的味道,经年不散。上至少小离家的父亲,下至几乎没有莆田概念的女儿,带着鸡蕉叶味道的红团,都深印脑海。那是挥之不去的莆田印象,挥之不去的莆田情结。

随着女儿这一代人的向外发展,女儿的下一代,估计又是另一个城市的新生代,但无论走多远,红团的印迹,就是根的印象。

而如今,全球一个村,多少人来到异地生活,又有多少人,是带着他梦中的红团,在异地的每一个夜里,寻找故乡的方向......

莆田红团朋友圈文案(莆田印象------红团)(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