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如果按照之前的写文习惯和我自己做的笔记,这一篇至少应该分剖为四篇。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不知道有几人能够安安静静的看完我写的文章,我其实也一直知道我的读者不多,毕竟每篇文章只有极少的阅读数字。甚至不满一百人。我也曾想过,我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分享,因为我也有愚蠢的梦想啊。另外一件儿重要的事儿,就算是我不写文章,我的时间也是一点儿一点儿的花费的,根本不会能够节约出来多少。我不知道别人有多懒惰,但是我知道自己有多懒惰。

我们平时都喜欢看看书,刷刷网页,看看抖音小视频,看看悟空问答,看会儿电视剧,再看会儿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像《斗罗大陆》《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妖狐小红娘》等国漫,也有我们心心念念的《镇魂街》《全职高手》《魔道祖师》《灵笼》。之前自从入坑了艺画开天的《疯味英雄》《幻镜诺德琳》之后,这次《灵笼》没开播,我已经入坑。我知道现在他还在点映,直到2019年6月29号才能播出,我一直在等待着,并且在艺画开天的微博催更了无数次,我就怀疑艺画开天都能记得我了,毕竟我这种铁杆也是绝品了。另外也看《火影忍者》《海贼王》《银魂》之类的日漫。所以,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就算我不写文章,我的时间也一样会被占据掉,或许是刷网页、或许刷微博、或许刷头条、或许刷问答、或许刷动漫,总有一款能够说中我一段时间的休闲时间的度过方式。


2、反省思维的必要性

为什么反省思维非常有必要呢?因为其一反省思维能够控制冲动、惯例的行为;其二,反省思维令人趋吉避凶;其三,反省思维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维度。

其实,这里反省思维有预先思考,而不是事后反省面对结果的意思,此处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词的用法与汉语本来的意思有所抵触,但是鉴于孟承宪和俞庆棠先生的翻译,就姑且使用这个词吧。

反省思维能够控制冲动、惯例的行为几乎可以不言自明。咱们经常说的“三思而后行”中的思就与此处反省思维意思相同。对于经常和女朋友发生一些矛盾的我来说,说话时候一定要思考,不能说出令自己后悔的话,否则后悔莫及。对于这点儿反省思维控制冲动,我超级赞同。而反省思维控制惯例行为也很明显,咱们的大脑属于超级懒惰的家伙,它只要能够偷懒就绝对不会多花费一个脑细胞去解释现实,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控制,以及对惯例行为的抑制也有助于对大脑的认知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反省思维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维度,其实也与它能够抑制惯例行为有关,上一条已经说明,此处就不说了。

我们在日常中经常会涉及到具体的判断问题,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推论,什么是愚顽的迷信,只有靠观察到的情境的系统控制,与获得结论习惯的严格纪律。科学之所以能够替代迷信,并不是因为我们感觉的敏锐,或指示功用奏效,而是将观察以及取得结论的“条件”加以控制的结论。甚至可以这么说,科学说的东西,大多可以让无数人在相同的控制条件下达到相同的结论。而不仅仅是宗教的地狱天堂恫吓或其它的领袖人云亦云。

思维过程遵循的三大基本规律(思维的本质反省思维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思维训练)(1)


3、固有的知能和思维训练

这一章的重点其实再将如何引导人尤其是儿童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段的思维可以看做是上面反省思维的简略,一脉相承,这种言辞的区别,我只能归结于这两个翻译大师的误用或者习惯,毕竟它们两个代表的是一个事物。

学校教育儿童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思维的训练,而发现儿童的好奇,引导孩子的思维,如何将解答以及孩子的发问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维的人。而不是顺着老师思维而得到表扬的惯性人才。这个惯性人才是我自创,就是没有自己的独创思维,只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式去回答和思考。

而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引导为可以发展的东西,这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单独好奇来说,并没有达到相对高的价值,它仅仅是儿童活跃的生命力的简单体现,是一种对周围的陌生事物所有的新鲜模式。而如何借助于这种好奇促进孩子的思维的发展呢?好奇势必要借助于周围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而获取自己的认知,这时候孩子最喜欢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他能对他所遇见的一切提出个为什么,甚至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会通过语言与别人交流沟通,从而获得理解和认知。但是他的为什么不是对“科学”的要求,而仅仅是好奇的满足。因此走到这一步还不够。而当遇到这种问题,他会想着如何去解决验证的时候,这种思维模式已经非常接近于科研与科学的真谛了,这就是思维的养成模式和训练方式。

在孩子的好奇与解答过程中,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如他们接受暗示或指导的难和易,如他们思想领域的广与狭,如理解事物的深与浅,不同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特点,而如何因材施教则最是考验老师的事情。

故以上的好奇是刺激,暗示是引导和促进,而秩序则是养成思维习惯的必然。我们获取秩序大多是靠间接因素而非直接因素。如成年人的职业,他们在做一切与他们职业相关的东西从而养成自己的习惯,这种习惯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秩序。他们需要小心翼翼的去做,才能做正确的事儿,进而将这些事情添加到自己的职业经验和职业思维上。这是一种从行动的秩序到思维的秩序的一个最好例子。

因此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种秩序的养成,而不仅仅是到简单的知识获取就终止了。

思维过程遵循的三大基本规律(思维的本质反省思维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思维训练)(2)

商业活动与思维


4、学校的情景与思维训练

目前可以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理想是:机械的技能熟练和抽象的知识增加。一种属于职业教育,一种属于学究教育。这两种的结合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而通过前三章也应该稍有理解,教育的根本理念是养成反省思维。通过这种反省思维,从而达到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惯性行为,预测未来事情的走向和发展,提高自己的认知维度,进而获得生活上的幸福和美满。

我相信这点儿是学校教育所缺少的也是继续改进的。

这四章是我认为很有意义的章节,能够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和相类似的家长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

思维过程遵循的三大基本规律(思维的本质反省思维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思维训练)(3)

如果喜欢,敬请关注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