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1)

长洲镇有个秀美的泗化洲小岛,盛唱下俚山歌,元宵节更为喜庆,三昼夜热热闹闹歌声不断。

以前是村民自发欢庆唱下俚山歌,2011年起举办下俚文化节,每年一届,歌台高筑,山歌声声飘传岛内外。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2)

2017年下俚文化节。网友“大雾弥漫”摄

据介绍,泗化洲的先贤大多从湖南迁来,其中的李、陈、罗、郭、苏、蒙几大姓家族,都是从湖南长沙府珠玑巷竹儿根搬来的,他们带来传统风俗和楚地文化,泗洲下俚便源自楚国的民歌“下里巴人”,到明代,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下俚文化。泗化洲先贤在岛上建有怀念故土的湖南寺和古老的青山庙。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3)

2017年下俚文化节。网友“大雾弥漫”摄

泗化洲下俚歌是流行于泗洲岛的歌谣,主要分为菩萨游歌和闲歌两大类。前者主要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抬菩萨出游时所唱,内容为祈求风调雨顺、老少平安等吉利语词;闲歌则为生活歌、恋情歌、购物歌和谜语歌等。

下俚歌为七言诗句,句句都有尾音衬词,尾音一落,响锣一声,歌词通俗,锣声清脆,曲韵优雅。山歌音调独特,简洁明快,比喻生动,形象亲切,很有水乡特色。山歌内容宽泛,唱的都是乡民熟悉的人和事、乐和趣,易颂易唱易记。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4)

唱下俚歌。网友“苍山梧川”摄

下俚山歌的这些特点,使它如春风雨露,乡间芳草,遍及泗洲乡野,深入乡民心间。人们用下俚山歌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物类的赏鉴、对爱情的向往、对人性的感悟、对幸福的寄托、对未来的憧憬。村民离不了下俚,生活少不了下俚,下俚使村民生活富有情趣和诗情。泗化洲下俚在2007年被定为梧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5)

元宵节是泗化洲下俚文化的集中展示。网友“海之波涛”摄

元宵节是泗化洲下俚文化的集中展示。“数千年承传诗经风雅于今唱活枢纽,百十代延续荆楚音韵自古积淀泗洲”,大红对联昭示下俚文化深厚的底蕴。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广场上人头涌动,鼓乐价响,彩旗招展,歌声飘扬。舞梅花、摆迓圣、演旋兵、舞龙舞狮、扮饰、踩高跷、抢花炮、舞蠄跁等节目异彩纷呈,赛歌、对歌、夜游,下俚歌声响彻云霄,热闹活动持续三昼夜。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6)

元宵节活动十分热闹。网友“大雾弥漫”摄

周边的外乡人流传这样的谚语:“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人们惊叹即使春雨濛濛,泗化洲元宵节仍然是家家户户挂灯笼,可见其热闹景况非比寻常。

山歌比赛是下俚文化节的重头戏,参赛者小至七岁稚童,老到九十阿婆,乐颠颠登台,从容容歌唱,无不纵情欢欣。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7)

女:

洗衫担水过沙滩(力叻),

担水码头高过山(下俚)。

沙滩难过山难上(力叻),

柴米容易水艰难(下俚)。

男:

我劝妹妹莫心慌(力叻),

撑船顾家有担当(下俚)。

又有柴来又有米(力叻),

一早挑满大水缸(下俚)。

女:

泗洲是个好地方(力叻),

哥哥是个好儿郎(下俚)。

哥撑船来妹种菜(力叻),

甜甜蜜蜜康乐长(下俚)。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8)

这两个歌者唱的是自己真实的故事,男的是泗化洲撑船汉,女的是对河县城人,两情相悦结成了连理,而今已走过了五十多个年头。他们是在用真情演绎泗化洲的爱情故事。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9)

以前岛上人家每天都要到江中挑水,旱季时踩过长长的沙滩,大半个小时也挑不回一担水。现在政府已建设了岛上人畜饮水工程,洲上人舒舒服服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长洲水利枢纽建成后,公共汽车还开到了岛上,岛上人过着怡然安逸的生活。瞧,这种生活的变迁,也被泗化州人唱成了动人的歌谣。

橘子洲头上都有些什么(上濛濛下濛濛泗化洲灯笼)(10)

村民表演自编自导的下俚歌舞。

下俚歌有拆字歌、祝寿歌、打鱼歌、相恋歌、游乐歌,泗化洲人用歌声演绎欢乐生活,表达前景心愿,显示趣逸幸福。

梧州发布

wuzhoufabu2015

▍文字:罗金陵

▍图片:来自网络(署名除外)

▍排版:郑玉华

-------------

合作、领奖、咨询请3865997

邮箱:109081630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