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温降低导致的鱼远离近岸游往深水远水,这种生活水域的变化导致钓鱼人不得不使用岸筏钓法行应对,岸筏的远投搭配上不失灵敏度的软质杆稍既能钓远还能准确的反馈鱼的吃口信号,配合上串钩挂红虫一字排开抛入水中,把铃铛挂在杆稍处只要静静的等待铃声响起提竿中鱼即可。

这是很多钓友对岸筏钓法的一种理解,认为冬季的水温低鱼都藏在深水处,只要能将饵抛到深水位置就一定能钓好鱼,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简单么?最近很多钓友私信大咖说为什么自己的用筏竿钓不上来鱼,和隔壁的钓友一样抛的很远很深,可是只看到别人接连上鱼自己却一口没有。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1)

其实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把岸筏想的太简单化了,认为只要落点够远够深就能钓好鱼,不需要任何的钓鱼技巧的配合仅需要耐心地等待鱼吃钩即可,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冬季水温低鱼情不活跃的大前提下,即使能钓地远钓地深的岸筏也需要针对性的调整做以应对,否则也只能看着别人连竿自己却空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深水、远水就一定有鱼么?冬季钓鱼首先就是找鱼,确定它们的藏身之处才能更好的钓它。

岸筏串钩不需要打窝也能钓好鱼?

有风天气竿稍受到风的影响,影响信号反馈如何避免?

当遇到鲫鱼上浮离底的时候岸筏怎么进行应对?

综合以上四个常见的岸筏串钩钓法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冬季岸筏串钩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有好的鱼获?

远和深只是冬季钓鱼的前提条件,想要收获好精准的落点位置是关键

趋温性是所有鱼种的特性,鲫鱼当然也不例外,冬季也会选择远离水温较低的近岸到深水恒温区进行觅食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冬季岸筏钓远钓深收获比传统、台钓好的缘故,但是这个远水和深水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并不代表着钓深钓远就一定有收获,冬季鲫鱼活性低喜欢在小范围区域内扎堆觅食,对于没有障碍物的大水面来讲,在深水的前提条件下找到这个鲫鱼扎堆的小范围才是收获的基础,如何才能准确的找到鲫鱼扎堆的小范围呢?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2)

岸筏找鱼技巧-扇形面搜鱼

关于扇形面搜鱼的方式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过简述,这种搜鱼的方法并不稀奇,有过路亚经验的钓友在大水面没有明确标点位置的情况下,都会采用这种扇形面搜鱼的方式进行,利用扇形面特点可以增大搜鱼面积、提高搜鱼效率

延伸:扇形面搜鱼虽然可以提高搜鱼效率,但是一个有利的钓位选择会让这种搜鱼效率倍增,所以在作钓前先将位置选择好,冬季一般选择朝阳位置、避风的洄水湾、靠近深水的藕塘边、草边;搜鱼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挂底的情况,在搜鱼过程中一定要将岸筏保持站立状态,这样水下的串钩不至于过多的与水底发生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轻挂底的可能性

通过固定频率的收线动作,多次中鱼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为本次作钓的精准点位借助树枝、石头做好方位定向,通过棉布线做好距离定位,掌握好距离和方位即可按照一字型排开作钓了。

不打窝能钓好鱼?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假像

钓鱼圈中有这么一句话:“钓鱼不打窝鱼获也不多”,窝料在钓鱼过程中起到了诱鱼留鱼聚鱼的作用,由于岸筏竿的竿稍软竿身短的特点,它并不能像海竿那样使用爆炸钩抛投大团窝料,也不能像台钓、传统那样使用定点打窝,因此很多钓鱼人在冬季岸筏串钩钓鲫鱼的时候,也就认为打窝并不是那么有必要,毕竟已经通过搜鱼的过程找到了鱼窝所在,只需要对准位置精确抛投作钓静等中鱼即可,于是就有了冬季岸筏串钩不打窝论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3)

可是冬季找到鱼窝如果没有足够的窝料留鱼,加上串钩大都使用红虫、蚯蚓之类的虫饵为主,本身并没有聚鱼、留鱼的作用,当窝点的鱼被频繁钓走及起鱼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干扰,随着作钓时间的增长,本来连竿的鱼情会越变越糟甚至停口

案例:黄河故道是横穿徐州一条引流河,也是大咖经常冬季打串的老钓点,周六和朋友一起相约前去钓大板鲫,还是选择在周庄闸的位置,这里的水相对来水比较深,是冬季大板鲫藏身的绝佳位置,朋友选择在我隔壁20米左右的位置,同样的串钩红虫钓深水,通过短暂的搜鱼过程确定好出鱼位置后,摆了四个岸筏竿陆续的开始中鱼,我为了能让鱼情得以持续下去,每间隔1小时左右我就会用弹簧装上窝料打进去,经过了3个小时的连竿,我朋友那突然就停口了,本来还忙的不亦乐乎突然的停口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反观我这里还是保持着刚开始的上鱼频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停口现象。

岸筏打窝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窝料进行诱鱼,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到留鱼聚鱼的作用,保证窝内有足够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鱼留住更多的鱼,将中鱼过程造成的干扰降到最低,让连竿中鱼得以延续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4)

延伸:串钩弹簧带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窝料的大小和重量,因为筏竿竿稍大都采用塑料、玻纤制作而成非常的细,当窝料的重量过大时很容易在抛投的时候发生鱼竿断裂的情况,窝料应采用虚实结合的搭配方式,腥味粉状饵料50(能让窝料具有一定的诱鱼作用),酒米40(起到留鱼聚鱼的作用),玉米粘粉10(增加饵料粘性防止抛竿用力时没有达到钓点就散落),水比添加应在0.8左右保证窝料的处在低雾化状态收拢成团,使用的时候只需要鸽子蛋大小按照出鱼频率每半小时一小时打一次(如果出鱼频率快时间放长如果出鱼频率低则放短),切记不要打过多的窝料,冬季鱼的食量小要做到少量勤补。

减少风线距离,降低风力带来的信号干扰

岸筏钓法没有浮漂,提竿的时机把控完全来自于软质竿稍的抖动反馈,这也就导致了岸筏在作钓过程中势必会有一段与水不接触的风线,如果没有风的天气还好,但恰恰冬季又是一个多风的季节,风力吹动着风线带动着竿稍来回的抖动,这种风力带来的信号干扰经常会导致错失真实的鱼口信号,那要如何做出改变才能降低风力带来的信号干扰呢?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5)

案例:前天周末突遇降温天气,同样的黄河钓鱼,为了避免风力影响将筏竿几乎平躺的放在岸边插好的树杈上,恰逢坐在北岸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而在不远处的一个老大爷也是用的筏竿,不过它将筏竿全部插在了地插上,远远的看到筏竿在北风中来回的摇摆,根本看不到鱼口,更别谈钓到鱼了,

减少风线的距离是解决风力带来信号干扰的最佳解决办法,通过调整竿稍与水面的距离控制风线距离,竿稍和水面之间的距离越近风线的距离越短,受到风力的影响也就越轻,所以一般越到大风天气,大咖都是从岸边的树上者折几个树杈插在河边,尽量的让竿稍贴近水面。

延伸:筏竿抛入水后要等待几秒钟,待铅坠串钩落入水底后再收紧渔轮,当感受到竿稍有拉力感后将筏竿放在准备好的树杈上,然后缓慢收紧渔轮直到竿稍出现绷紧的弧度为止。

冬季温度的变化带来的鱼情改版,针对的竿身角度调整很必要

鱼是趋温性极强的动物,它们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生活的水域水层,冬季的水温低导致鱼横向上会选择从浅水游到深水区生活觅食,主要是因为深水的温度较浅水位置高,当遇到太阳较好的时候,水体表层的温度升高后同样也会导致鲫鱼在纵向上发生从底往上游动的情况发生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6)

案例:上周的周六周末不同于冬季以往的天气,这两天的温度最低温在8度高温甚至高到15度,早早的带上装备出发黄河打串,到了位置先将竿稍压的很低,让串钩能充分的到底触底,鱼口也是同以往一样不快不慢的上着,随着温度的上升串钩上鱼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本来都是下面两个触底的鱼钩中鱼,到了11点后变成了上面离底的鱼钩中鱼,这种鱼钩上鱼的变化也意味着鱼的生活水层的变化,立马调整筏竿角度,使原来几乎与水一平的筏竿变到垂直角度,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这种上浮也日益严重,到了两点钟左右调整后的串钩都是最上面的鱼钩中鱼,下面贴底的鱼钩几乎都没上过鱼。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7)

冬季的深水温度相较浅水高,但是随着天气的变化、阳光照射时间的增长,上层水面的温度变化很快,当鱼感受到了这种水温的变化后,也开始追逐水温的变化脱离底层开始上浮,所以冬季如果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竿稍与水面的距离越近越好,但是如果温度变化较大且白天比较暖和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的通过调整筏竿与水体的角度,扩大串钩的钓鱼水层

写在最后

岸筏串钩是冬季作钓大板鲫的一把能手,想要用它钓好除了以上几种技巧外,还需要懂得适当逗钓技巧,冬季的鱼活性低经常会出现几分钟没有动静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形时我们应该学会适当的逗钓,轻抬竿稍让水下的串钩轻微的移动,利用虫饵的动作刺激附近的鲫鱼开口。最后就是虫饵的上饵手法,很多钓友喜欢使用手挂的方式上饵,但是这种上饵手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红虫被鱼钩挂破后在水下随着体液的流失很快就会失去诱钓效果,在使用红虫上钩的时候尽量使用红虫夹这样既能保证虫在水下的活性还能延长使用时间

冬季筏钓用几号钩比较好(岸筏串钩绝不是钓深就能钓好)(8)

一个热爱钓鱼的江湖小生【垂钓大咖】,欢迎大家的评论、点赞、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