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孝廉”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这还要从西汉的郎官说起!

我们看《三国演义》或者其他两汉时期的影视作品时,能经常看到“举孝廉”这个词,就连曹操也是举孝廉出身。所谓“孝廉”,便是孝子廉吏,在两汉时期,有了这个标签,便是入仕的捷径。那么,举孝廉是是如何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的?这其实和西汉初年的政治架构有关。

西汉的郎官

汉承秦制,而略有损益。马背上得天下的汉高祖刘邦,更是深知军权的重要性。因此,在西汉建立初期,刘邦便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只有皇帝才有征兵发兵之权,只有皇帝才能大规模调动军队,皇帝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汉初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1)


为了确保皇帝的君权至上,西汉设置的太尉、禁卫系统、地方军事力量,始终是各自独立、互不统属,他们只需要各自对皇帝负责即可。这样一来,他们便分工合作、互相制约,达到了“将无专兵,兵无常将”的目的,使得皇帝独揽军权的目的得以实现。

西汉时期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的太尉是掌武事,“金印紫绶”、“秩万石”。作为朝廷中最高的军事长官,太尉的职责主要有3个。第一,负责给皇帝提供军事咨询,因此便常常在皇帝左右。第二,有重大军事战争的时候,通过皇帝的任命,可带兵出征。“七国之乱”时,太尉周亚夫便受命前去平乱。第三,负责全国的军功赏赐、兵役征发、军队管理等职责。

正是因为太尉的职责范围,因此既受到皇帝的尊敬,也受到皇帝的戒备,太尉这一职位一般不轻易设置。除此之外,太尉也没有独立的发兵权、领兵权以及将士任免权,甚至就连属官都非常少。

如果说太尉只是受到皇帝戒备的话,那么禁卫军系统则直接关系皇帝的生命安全了。汉初的军事指导思想是居重驭轻,即中央军的实力要远大于地方军的实力,以此来驾驭四方。而皇帝的禁卫军系统,则包括了郎中令、卫尉和中尉。

汉初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2)


其中,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是皇帝的宿卫侍从以及顾问参谋。郎中令的属官有大夫、郎、谒者。其中的郎官,则“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郎中令属官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曰三署。署中有中郎、议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主执戟卫宫陛。

卫尉主禁军南军,保卫宫门。他们和郎中令的分工明确,而又有相互制衡之意。

殿外门署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勋(即郎中令)。

中尉主禁军北军,禁备盗贼,警卫京师。当初周勃消灭诸吕时,要夺取的南北禁军,便分别隶属于卫尉和中尉统辖。

即使三者互相制衡,皇帝仍旧还不放心,在禁军和全国各地的军队中,皇帝都设立了监军。这些监军往往由宠臣、御使担任,他们权力很大,可以监督、弹劾将帅的不法行为。甚至在将帅空缺时,他们可以带兵打仗,直接执行皇帝的意志,使得皇帝的集权得到加强。

而在这其中,郎中令下属的郎官,因为是皇帝的侍从,天然和皇帝就亲近。而且,当朝廷需要官员的时候,就在郎官中挑选分发。因此,汉初的时候,人们多求为郎,以此作为入仕阶梯。

郎官的来源

既然郎官这这么大的优势,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汉武帝之前,做官的权力,很大一部分还掌握在功臣勋亲手中。刘邦本人甚至发出了“非功不侯,非侯不相”的规定。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还十分严重,汉武帝曾经就此对丞相田蚡大发雷霆。

汉初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3)


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你想任命的官员任命完了吗?现在我也想任命官吏了)!

这句话足见汉武帝心中的愤怒,但同时也反应了,汉初官员任命被功臣勋亲把控的局面。那么,作为人才储备库的郎官,自然不会被他们放过。按照旧例,凡做二千石以上的官,他们的子侄后辈都可以请求进宫当皇帝的侍卫。中央朝廷上的三公九卿,再加上地方上一百多个太守,他们子侄的数量不是一个小数。

再者,汉武帝之前,举孝廉已经存在,只是没有形成定期的制度。但一旦被举孝廉或者贤良方正,只要年龄在50岁以下,便可以加入郎官。

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五官郎),其分左右署。

因为汉武帝之前没有形成定期的制度,举孝廉为郎的人数还是比较少,大多还被功臣勋亲所垄断。等到后来太学兴起,这种局面便慢慢被打破。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下令在京师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后来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只要年满18岁,外貌端正、好文学者,经过考察后都可以成为博士弟子,免除学生本人的劳役。此后,京师、郡国多立学官,学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加。

按照当时的制度,太学毕业的学生考核成绩分甲、乙两等。甲等可以直接进宫成为“郎官”,作为后备官员储备。乙等则回到本乡,充任吏职。

汉朝的官制,地方长官如太守、县令等,都是由中央朝廷委派,但官员的掾属,却由官员自行辟用,且必须辟用当地的人才,称为“辟署”。这些获得乙等成绩的太学生,则回到家乡,等待郡县的试用,称为“补吏”。

汉初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4)


如果这些“吏”孝顺父母、品行廉洁,则自然属于“孝廉”,从而被“举孝廉”为皇帝的“郎官”,获得做官的机会。这样一来,“吏”通过努力,亦可以为“官”,其上升通道是顺畅的。在这些太学上中,便有了许多寒门之士,慢慢地便把做官的权力,从功臣勋亲手中夺了过来。

自此以后,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综上所述,原本郎官有两条来源路径,功臣勋亲弟子(主要来源)、举孝廉或贤良方正(人数较少)。等到太学建立后,太学生逐渐成为郎官的主要来源。太学生和举孝廉形成良性循环,使得汉武帝把官员任免从功臣勋亲集团手中夺了过来。

这固然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亦使得举孝廉逐渐成为主要的入仕途径。

举孝廉成为入仕主要途径

初期的时候,郡国举孝廉并不积极,应试之人也不踊跃。汉武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大意是:如果一个郡国,一年之内推举不出一个孝子或廉吏,便是地方长官失职,需要受到相应的惩处。在皇帝诏书的威慑下,每个郡国不得不推举一两个孝廉来塞责。

汉代有一百多个郡,每年都能收到两三百孝廉。时间一久,皇宫中的“郎官”,便多是全国的孝廉。而这些人中,有相当部分,是原先获得乙等的太学生。皇帝的侍卫集团,则慢慢转变为青年知识分子。而全国的官员多由这些郎官中选拔,则官员队伍逐渐是读书人出身。经过逐步发展,举孝廉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汉初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要入仕途径的)(5)


从此以后,学而优则仕,尊孔读经、学习儒术的氛围逐渐兴盛,人们的思想便被逐渐统一到儒家思想上来。这与当初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相配合的。

这一制度发展到东汉时期,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甚至为了平衡各地的名额,而不得不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即郡国满二十万户的,才能举荐孝廉一名。此时的孝廉,已经失去了原本孝子廉吏的本意,只是一个参政资格的名称了。

,